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2篇
  7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夏玉米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时间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许迪 Schmi.  R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1):64-70,87
以室外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和室内试验为手段,比较和评价了夏玉米生长期内不同耕作方式(传统耕作、免耕及深松)对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力学特性的影响,定量描述了土壤干容重、地面入渗率以及饱和导水率等特性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内的时间变异性。深松耕作方式明显地减少了耕层土壤的干容重、增加了孔隙度,土壤孔隙尺度分布状况的改变使得土壤饱和时土壤的水分传导性能得以改善,但干旱时土壤的持水能力相对减弱。耕作方式引起的耕层土壤特性变化在整个夏玉米生长期内呈现出较强的时间变异性,尤其体现在土壤干容重、地面入渗率和饱和导水率等性能上。尽管耕作活动带来的土壤特性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减弱,但仍存在于夏玉米末期生长阶段中。  相似文献   
102.
农田土地平整方法的组合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采用修正平面法完成农田土地平整的工程设计,在常规平地方法和激光平地技术应用基础上对2种方法实施后的平地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激光平地精度随常规方法的平整程度下降而减小的趋势表明,激光精细平地的效应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土地粗平基础上。在我国现有的常规平地机械设备条件下,粗平后地面平整精度达到4~5cm时,实施激光精平作业才能取得较好的平地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改进暗管排水的环境效应,基于田间试验数据,采用HYDRUS模型对模拟参数进行率定验证,模拟分析长期排水条件下改进暗排与常规暗排的排水特征、排水中的氮素含量以及土壤氮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改进暗排作用下土壤硝化作用有所增强,改进暗排具有快速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与常规暗排相比,改进暗排对于氨氮的削减具有较好作用,可减少氨氮46%,但也增加了17%的硝态氮量;对于土壤中氮素分布来说,暗管排水长期作用下,土层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小值分别位于40~60 cm和20~40 cm土层,模拟结束时土层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小值仅分别为初始值的5%和10%左右,常规暗排与改进暗排40~60 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相差最小,差值仅为0.3 mg·kg-1,与二者暗管层上部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4.
碳含量对再生水灌溉土壤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深入了解碳含量对再生水灌溉系统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碳含量影响下的再生水灌溉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试验。利用不同碳含量的再生水灌溉种植在土柱中的黑麦草,测定各试验周期内灌溉水、土壤溶液和排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分析不同生育期作物干物质产量和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灌溉水进入系统的氮素约有34%可被作物吸收利用,62%可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或调节土壤氮库中的氮量,随水分下渗到根系层以下并随排水排出系统的氮量仅占灌溉水中氮量的3%~4%。从作物长势、干物质量和氮的利用量看,高碳处理优于低碳处理。试验条件下,再生水中碳含量较高时有利于氮素的转化、作物吸收利用以及氮的反硝化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以灌溉利用为目的的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灌溉施肥地表水流与溶质运移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型能够方便快速地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条件下的水肥利用效率,为改善灌溉施肥系统性能、减轻不当灌溉施肥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从灌溉施肥地表水流运动模拟、灌溉施肥地表水流溶质运移模拟、灌溉施肥地表水流与溶质运移耦合模拟等方面出发,系统总结了不同时空尺度下灌溉施肥地表水流与溶质运移模拟模型的类型及其相...  相似文献   
106.
精准畦灌过程实时反馈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种以关口时间为控制参数的地面灌溉实时反馈控制方法,构建了以灌溉信息实时采集与传输设备为支撑条件、以计算机处理系统为核心基础、以灌溉水流控制设备为应用条件的精准畦灌过程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灌溉信息实时采集与传输设备自行研发的田间水流水位检测装置和无线信息接收管理装置,解决了灌溉信息容易漏测、接收距离短以及野外供电等难题;计算机处理系统根据实时采集的灌溉信息借助灌溉模型估算土壤特性参数值,预测灌溉过程,并根据选取的灌溉控制目标生成优化控制方案;最后由灌溉水流控制设备进行田间闸阀开闭.系统在北京、河北、新疆等地的试验基地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精准畦灌过程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对于加强畦灌过程可控性,提高畦灌田间灌溉效率,促进灌溉农业由经验型的粗放式管理向计算机控制的集约型管理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典型经验根系吸水函数的田间模拟检验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田间实测的作物生理数据和土壤水动态观测资料,确定了冬小麦拔节-开花生长阶段两个根系吸水函数(Feddes,van Genuchten)的特定解析式。在实验小区实测的气象数据和室内外试验得到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基础上,对吸水函数进行田间模拟检验,并依据灵敏度分析结果比较两者间的差异、评价各自的特点。尽管两个根系吸水函数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土壤含水量实测值间的差异均较小,但Feddes函数要比后者在土壤水分条件改变和根系吸水强度差异对作物根系吸水量的影响上反应更灵敏,故模拟结果应更趋合理、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8.
影响水平畦田灌溉质量的灌水技术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开展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根据田间畦灌试验资料 ,对影响水平畦田灌溉质量的灌水技术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给出适宜于水平畦田灌溉方法应用的田间技术参数组合方式。结果表明 ,在较佳的田间微地形条件下 ,通过选择合理的地面纵坡和畦田规格 ,采用适宜的入畦流量并加强田间灌溉管理 ,可达到改进和提高水平畦田灌溉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利用NDVI指数识别作物及土壤盐碱分布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监督分类、NDVI指数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黄河上游的宁夏青铜峡灌区开展识别作物及土壤盐碱分布的应用研究。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依据NDVI指数推断作物及土壤盐碱分布,得到灌区作物及土壤盐碱分布状况和相应的估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灌区上、下游之间在作物长势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北部地区明显低于南部,土壤盐碱分布差别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盐碱影响的作物面积在年度内随气候条件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灌区年内受土壤盐碱危害的面积约为100000hm2,近1/3的作物面积受到程度不一的土壤盐碱化影响,且灌区下游的盐碱地面积及盐碱化程度均高于上游。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不同土质条件下,用平均流量代替净流量,其相对误差与径流渠道的流量,渠道长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归纳得出在二者相对误差小于5%的情况下,不同土地条件下流量与渠道允许长度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定量地给出了用平均流量计算渠道输水损失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