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2篇
  26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资源之一,生物质中蕴含着大量化学能。因此,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能有效缓解当今世界承受的能源压力。但由于木质纤维素复杂的包裹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所以学者们不断探索出更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打破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便于其进一步转化利用。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预处理成本,采用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还原糖产量和秸秆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评价预处理效果;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ay)等技术手段从官能团的变化、纤维素晶体的结晶度变化两方面对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0.2mol·L-1的Fe2+、0.2%H2O2组合处理玉米秸秆24h,酶解72h后酶解液中还原糖的浓度是未处理秸秆的1.21倍,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7%,酸不溶木质素的相对含量下降16.27%。可见采用低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  相似文献   
82.
以典型河道型水库库区主流与支流交汇段几何尺寸与来流条件为参照,建立了三维概化数学模型并开展多情景数值分析,以揭示不同交汇角对干支流交汇段关键水力特性变化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交汇角α分别为30°,60°,90°,120°,150°的5种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交汇角条件下均存在紊动能高值集中区域,且紊动能与交汇角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交汇角增大,紊动能峰值区域的面积及峰值大小显著增大;不同交汇角条件下床面切应力最大值均由交汇口向支流上游沿程递减,而当α<90°时断面流速变异系数沿程先增大后减小,当α≥90°时断面流速变异系数沿程减小;另外,当α<90°时,床面切应力和断面流速变异系数与交汇角大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当α≥90°时,这2个特性指标随着交汇角增大而递增.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蓝莓茎尖未知害虫(暂名"黑头病")在黔东南蓝莓园发生调查发现,蓝莓茎尖未知害虫危害在黔东南州各县(市)蓝莓种植园均有发生,其中以蓝莓老产区麻江县发生最严重,其次是黄平、锦屏等县,发生率最低是镇远县。按春、夏、秋梢3种类型划分,秋梢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夏梢,春梢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84.
红松人工林生物量的测定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不同林龄和不同密度红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5a生红松生物量达到19.19t/hm2,25a达到65.27t/hm2,35a达到135.36t/hm2,平均为73.27t/hm2。在各器官的生物量中,树干生物量最大,约占总生物量的一半左右,并随着林龄的增大,其比值也在增大,平均为54.95%;根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不同林龄阶段均保持在20%左右,平均为22.08%;枝叶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增大而减少,15a时占39.9%,25年时为25.60%,35年时为19.63%。在地上各器官垂直分布中,均以0~2m层生物量最大,从0~2m层(不含0~2m层)向上各层生物量呈缓慢减小趋势,到树梢时又突然减小;枝叶生物量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其最大值在15a时出现在第2高度层,25a和30a平均出现在第3高度层。  相似文献   
85.
[目的]明确空心莲子草叶片特征及生长期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为莲草直胸跳甲的大量繁殖及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接虫后24 h测定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的叶位、叶片性状(长宽比和表皮毛密度)的产卵选择情况;采用笼罩试验,测定空心莲子草生长期(苗期、生长期和老叶期)以及原有落卵量(0、1、2和4块/株)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结果]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喜好产卵在叶位3和叶位4上,在叶位3和叶位4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分别占总数的81.52%和81.10%,显著高于叶位1和叶位2(P<0.05,下同),且这2个叶位的平均叶片长宽比显著大于叶位1和叶位2;偏好在叶背表皮毛密度适中的叶片产卵.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95.65%)和靠近叶片端部(61.96%)位置的产卵选择率显著高于叶片正面(4.35%)和叶片基部(38.04%)位置.莲草直胸跳甲对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的产卵选择率分别为55.09%和45.2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莲草直胸跳甲喜好将卵产在叶片长宽比较大的空心莲子草的叶位3和叶位4,被产卵叶片表皮毛密度适中;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和靠近叶片端部的位置产卵选择率高,且偏好在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上产卵.  相似文献   
86.
红丰80S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Y58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与自选高世代抗稻瘟病材料C117(六福B/隆抗3208)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红丰80S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一般配合力强,所配组合植株较矮且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产量高、米质优,2017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7.
黄金3号,原名麦哥娜姆(Magmum),由美国先正这种子公司育成,母本为SFO2-C2,父本为SM7062-6.  相似文献   
88.
为探索蚯蚓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养殖鲟鱼对其产品品质的影响,对蚯蚓养殖鲟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蚯蚓养殖条件下鲟鱼含肉率为64.96%;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17.78%、8.67%、1.92%;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81.67%。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16%,占氨基酸总量的58.9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1.43。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3.83%,占氨基酸总量的34.65%。必需氨基酸指数(WHO/FAO标准为参照)为78.94%,亮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89.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我校于1996—1997年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并于1997年8月选择植物生产类的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和动物生产类的畜牧专业97级四个本科班学生进行教改试点。目前,主干基础课已按计划试验完毕。为对主干基础课的改革情况作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et Granara de Willink 1922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基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未来气候变化数据,结合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利用CLIMEX模型对该虫在中国当前气候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木瓜秀粉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在南方,适生区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9.07%。高适生区主要包括海南省、广东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福建省和云南省小部分地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2050年木瓜秀粉蚧的潜在适生区将进一步扩大,适生区面积所占比例将增加至15.46%,且有向北移动的趋势。表明木瓜秀粉蚧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农业潜在威胁巨大,建议将该虫增补为检疫对象,并加强检疫监管和种群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