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Zfx/Zfy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马鹿Zfx/Zfy基因进行扩增,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马鹿Zfx基因序列长为2 115 bp,GenBank登录号为KP257294.1,编码696个氨基酸;Zfy基因序列长为2 406 bp,GenBank登录号为KU041539,编码801个氨基酸。依据Zfx/Zfy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表明,马鹿Zfx基因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聚为一类的野牛、藏羚羊、虎、家猫、家牛、家犬、绵羊的亲缘关系稍远;Zfy基因与家牛、野牛、藏羚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动物及人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首次克隆了马鹿Zfx/Zfy基因,为研究该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探讨PROP1和PRLR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发育变化规律。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PROP1和PRLR基因在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13种组织中的表达谱信息,并检测了垂体组织中PROP1基因和垂体、卵巢、睾丸和皮肤组织中PRLR基因在0、7、14、30、60和9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变化。结果表明:PROP1基因仅在绵羊垂体组织中表达;而PRLR基因在绵羊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子宫和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P<0.01)。垂体组织中的PROP1基因表达量较低,在7日龄高于30(P<0.01)、14和60日龄(P<0.05)。垂体组织中PRLR基因表达量在30日龄时最高,之后急剧下降,各日龄间无差异(P>0.05);在卵巢组织中从7日龄起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90日龄高于0(P<0.01)、14和30日龄(P<0.05);在睾丸组织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皮肤组织中呈现为生长前期高于后期的趋势(P<0.01)。绵羊PROP1和PRLR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组织表达差异和发育变化差异;PROP1和PRLR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绵羊繁殖等性状的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生物炭对砂壤土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砂壤土的p H值、电导率及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设5个生物炭添加比例,分别为0(CK)、1%(T1)、2%(T2)、4%(T3)、6%(T4)。结果表明,p H值和电导率均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砂壤土的电导率较CK分别提高了2.79%、10.88%、11.30%、12.50%。土壤淋溶液中氮素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氮素累积淋溶量也逐渐减小。各处理淋溶液中氮素的淋失总量较CK分别降低了2.89%、7.41%、9.50%和12.25%。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有效改变砂壤土的理化性质,降低氮素的淋失量,降低地下水面源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4.
驴Zfy基因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对驴Zfy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家牛Zfy基因mRNA序列(登录号:NM_177491.1)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获取驴Zfy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Zfy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驴Zfy基因CDS区序列长度为2 325 bp,编码774个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Zfy蛋白没有信号肽及跨膜结构;驴Zfy基因CDS区序列与家牛、绵羊、人、家猫、家犬、马鹿、黑猩猩、藏羚羊的同源性分别为92.9%、92.6%、91.8%、93.8%、92.5%、92.3%、91.6%和92.6%;对驴和其他8种哺乳动物Zfy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驴与绵羊、藏羚羊、家牛、马鹿亲缘关系较近,与家犬和家猫的亲缘关系稍远,与人和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远。本研究成功克隆出驴Zfy基因CDS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驴Zfy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感染山羊后可生产琼扩抗体.用OPP抗体阳性山羊的肺脏、肝脏分离物在绵羊胎肺细胞上连续培养传代,可出现以多核巨细胞为特征的细胞病变.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琼扩抗原与抗OPPV标准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与抗马传贫病毒、牛白血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多散在细胞外及胞浆空胞中,以出芽方式增殖,病毒呈球多,直径80~120nm.用OPPV感染山羊的肝脏分离培养物复归山羊,2个月后4只山羊琼扩抗体全部阳转.  相似文献   
36.
绵羊进行性性肺炎病毒(OPPV)在驴胎皮肤细胞(D细胞)上连续快速传代培养至113代,高代次病毒接D细胞后24小时可引起璀为,至5-6天时大部分贴壁细胞脱。病毒滴度为10^11.51TCID60/0.1ml,不同代次的OPPDV经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80-120nm,分布于细胞外及胞浆空胞中,在胞浆膜上可见到,出芽增的病毒。用OPPDV生产抗原产量高,其特异性,敏感怀与绵羊胎肺细  相似文献   
37.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多种畜禽共染,通常冬末春初发病率最高,死亡率20%~50%,羔羊感染后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羊自身可产生免疫力,逐渐康复,但若由于饲养环境不良或饲喂不当,也可引发继发感染,导致生长停滞或死亡,母羊易流产或产死胎,对于种羊场尤其应重视预防此病。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玫瑰冠鸡蛋形指数与性别的相关性,根据种蛋的不同蛋形指数分成3组:A组平均蛋形指数R=1.29±0.03;B组平均蛋形指数R=1.36±0.03;C组平均蛋形指数R=1.40±0.03。每组取120枚玫瑰冠鸡种蛋,3个重复,即每个重复40枚。结果表明玫瑰冠鸡蛋形指数在1.36±0.03时孵化率最高;蛋形指数与性别比例无直接关系,符合遗传规律1∶1的性别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39.
绵羊盲肠和结肠综合肌电的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肠和结肠初袢的电活动,均为短周期移行性综合肌电。起自盲肠尖的大量峰电,可移行止于结肠初袢远端;而起自结肠初袢远端较多的峰电,能直接移向盲肠尖;起步于盲肠基的峰电能发生两向移行。结肠旋袢和终袢的电活动,均为自发地短周期综合肌电;并以旋袢的周期为最短。此外结肠终袢还产生大振幅(170.54μV)、长间歇(35.94min)、持续性(5.39min)峰电活动。  相似文献   
40.
贾斌  谷新利 《畜禽业》1998,(12):15-16
本文采用健康昆明小白鼠的离体小肠段做了葡萄糖吸收的实验,就促生长散、催乳保健散、催情促孕散、对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促生长散对小肠葡萄糖吸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0.01<P<0.05),催情促孕散和催乳保健散对小肠葡萄糖的吸收均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