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7篇
  27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相似文献   
42.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农作物生产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棉花生产面积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原因在于植棉用工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面对这一现实,山东省有关部门提出把棉花等大宗优势经济作物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为主攻方向,争取2013年新增采棉机3~5台,机采面积达到1333.3 hm2左右.力争3年内全省采棉机数量达到30台左右,机采棉面积突破6666.7 hm2.这一措施的出台给棉区带来了福音,棉农将从繁重的棉花收获中解脱出来,走上轻松愉快植棉的道路.  相似文献   
44.
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对美学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各大高校内以建筑为背景的城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结合样地实测和景观照片的分析,运用美景度(SBE)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以建筑为背景的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景值呈显著负相关,基于视觉景观异质性和美景度将视觉景观分为3类:①高异质、低质量景观(类型Ⅰ):视觉景观异质性最高,斑块密度(PD),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IEI),分离度指数(SPLIT),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RAC)均最高,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连通度指数(CONTAG)最低,视觉景观连通性差、结构不稳定,构景因子的植被比例(VE)和植被建筑比例(R)最低,建筑比例(BU)最高,形状和边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硬质要素(建筑和道路)上,整体美学质量差,可观赏性不高;②中等异质质量景观(类型Ⅱ):视觉景观异质性中等,整体稳定性、连通性、建筑和植被比例均中等,SHAPE和FRAC最低,景观美学质量仅次于类型Ⅰ景观;③低异质、高质量景观(类型Ⅲ):视觉景观异质性最低,PD,SHDI,SIEI,SPLIT及BU最低;LPI,CONTAG及VE和R最高且SHAPE,FRAC与景观Ⅰ相似,整体稳定性强,连通性高,植被丰富,植被斑块边界和形状富有一定的变化,公众喜好度最高。由此可见,随着视觉景观异质性增强,城镇森林的美学质量显著下降,而增加视野中的植被可提高美景度,相反,增加建筑比例则会降低美景度。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细果秤锤树化感作用,用细果秤锤树果实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浸提液分别设置为25、50、75、100 g/L 4种浓度梯度,同时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白菜种子进行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10 d后测定幼苗茎长、根长、鲜重等指标,并分析细果秤锤树果实浸提液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梯度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发芽势显著降低(P<0.05);幼苗生长指标随着浓度升高而呈现不同趋势。其中,白菜根长在各浓度梯度浸提液影响下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幼苗茎长则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表现为促进;白菜幼苗鲜重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6.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对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us)生长性能、免疫器官以及肠绒毛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周龄健康的七彩山鸡(母)21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0%组)和4个饲料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4个饲料处理组配制时,分别添加4%、8%、12%、16%的巨菌草添加剂于基础饲料中。结果表明,与0%组相比,12%组七彩山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4%、8%、1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16%组(P<0.05);8%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处理组免疫器官指数中肝脏、脾脏指数均在0%组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8%的巨菌草添加剂可显著增加七彩山鸡肠道的绒毛长度(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扩大肠道黏膜吸收面积。说明日粮中添加巨菌草可以提高七彩山鸡肠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七彩山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47.
我国的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柑橘加工业是柑橘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发展柑橘加工业对提升我国柑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作者根据多年试验研究与实践,并参考国内外加工技术而集成的,综述了各种柑橘加工产品如柑橘罐头、柑橘果汁及果汁饮料、柑橘水果茶、柑橘果酒、柑橘果醋、柑橘精油、柑橘果胶及其他功能性物质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由于篇幅较长,分期连载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8.
我国的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柑橘加工业是柑橘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发展柑橘加工业对提升我国柑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作者根据多年试验与实践,并参考国内外加工技术而集成,着重论述了各种柑橘加工产品如柑橘罐头、柑橘果汁及果汁饮料、柑橘水果茶、柑橘果酒、柑橘果醋、柑橘精油、柑橘果胶及其他功能性物质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由于篇幅较长,分期连载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9.
试验比较了水提和碱水提、分步醇沉和分级醇沉提取刺五加多糖的工艺差异。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分离刺五加多糖,采用Segav法脱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柱前衍生化GC-MS法测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水提法的多糖得率较高,但是总糖含量较低;碱提法的多糖得率略低,但是总糖含量较高;分步醇沉操作繁琐,但是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最高。提取溶剂和醇沉浓度不同,单糖组成比例有所变化。木糖和半乳糖在刺五加多糖中比例高于阿拉伯糖和葡萄糖比例。综合考虑,用碱水提取刺五加多糖,采用分步醇沉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多和较高含量的多糖。  相似文献   
50.
伊维菌素是一类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已经作为兽药,农药以及人类药物进行使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综述了伊维菌素的性质、生态毒性、药物残留以及剂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叙述了伊维菌素的目前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