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4篇
  37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北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这些问题即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来看,国营大型厂矿影响较大,民间砂金采矿影响较小,县级企业居中。从对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来看,民间采矿最严重,其次是县级企业,大型厂矿较轻。从地域上地,阿尔泰地区问题最多,其次是伊犁地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2.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荒漠地表类型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简述了丰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主要包括:突出特色+规模、突出优质+高效、突出典型+科技、突出加工+流通等,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研究土壤干湿变化对绿洲农田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可优化绿洲农田灌溉施肥措施、减少绿洲农田土壤N_2O排放。基于室内培养试验,将100 g风干土置于730 m L马氏瓶中,放入25℃培养箱内培养,采用称重法严格控制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通过注射器连接三通阀抽取瓶内气体,测定不同施氮量和干湿变化下绿洲农田土壤N_2O排放量,结果表明:(1)土壤干湿变化显著影响农田土壤N_2O排放,未施氮情况下,干燥处理下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是湿润处理下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的1.28倍;(2)与未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促进了土壤N_2O排放,施肥土壤N_2O排放速率在施氮后0~4 d内出现排放高峰,随后显著降低;(3)施氮后湿润土壤N_2O排放速率显著高于干燥条件下的土壤N_2O排放速率(P0.05),湿润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为2.07 mg·kg~(-1),是干燥条件下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的1.16倍。因此,在绿洲农田滴灌施肥期间,适当增加滴灌施肥的时间间隔调控土壤干湿状况,可有效减少绿洲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25.
以中科院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25年围封样地为对象,研究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长期围封对3种草地类型草地植被盖度、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围栏内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均表现为亚高山草原化草甸>亚高山草甸化草原>亚高山草原;3种草地类型围栏内外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差异呈极显著(P<0.01),且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围栏内外植物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围封25年后,围栏外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围栏内,而均匀度指数围栏内均高于围栏外。  相似文献   
26.
基于分维模型的台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台兰河流域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例,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研究中,定量分析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阐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空间分形特征,分维数是面积、斑块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等单项指标有机结合的综合表现,是综合表征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的定量指标。1990年、2000年和2005年不同土地利用分维数的排序分别为: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林地;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草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台兰河流域整体土地利用分形维值分别为1.5993,1.5986,1.6079,流域土地利用的分维数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土地利用类型有扩张的趋势。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台兰河流域整体空间结构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1720,0.1563,0.1435,说明整个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稳定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7.
基于GIS的绿洲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土壤水分成为维持地表植被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区域受地形、土壤特性、地下水位等的影响不同 ,其土壤含水量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为深入分析干旱区绿洲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分布趋势 ,通过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研究了三工河流域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和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干旱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添加到酸性土壤上硒的浓度、形态及与植物吸收关系。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上,当Se(Ⅵ)的量≥0.5mg·kg~(-1)时,可显著减少黑油菜的产量,而Se(Ⅳ)的量达到2.0mg·kg~(-1)时,对产量影响不大。黑油菜吸收Se(Ⅵ)的量要大于吸收Se(Ⅳ)的量。  相似文献   
29.
紫阳富硒区土壤中的硒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0.
利用光合作用仪,在牧草生长量最大的7,8月份,对围栏封育条件下亚高山草原CO2的源汇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围栏封育条件下,CO2净固定量为19.65 g/m2.d;而自然放牧条件下则为19.24 g/m2.d,表明自然放牧条件下,草地植被对CO2的固定能力稍弱;从源汇关系日变化来看,围栏封育下,16:00以前是明显的碳的强汇,占到日总CO2净固定量的85.60%;自然放牧条件下,出现了4个弱汇,即9:00,13:00,14:00和21:00,其中15:00~20:00对CO2固定量占到日固定量的70.17%。围栏封育条件下草地植被对CO2的固定呈现先强后弱的趋势,而自然放牧条件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