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4篇
  18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为了分析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敏感板结构对籽粒碰撞信号的影响,该文通过ANSYS软件对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不同结构形式的敏感板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敏感板振动特性与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籽粒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阶固有频率p越高,信号衰减时间t越短;相对变形率越大,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整体灵敏度越高;在敏感板长度l=150mm、宽度b=40mm、厚度h=1.0mm时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频率和整体灵敏度较高;以20~120粒/s的籽粒流量对此结构形式下的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进行检测误差试验,最大检测误差为2.7%。在自制的标定试验台上利用饱满水稻籽粒、不饱满水稻籽粒、不同长度茎秆组成的混合物料对该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该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能从混合物料中有效地识别出饱满籽粒,最大检测误差为2.3%,该文的研究对提高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频率和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设计了一种用于联合收割机行走底盘变速箱模拟加载的试验台,该试验台采用变频调速电机作为动力源,磁粉制动器与减速器组合作为加载器,工控机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卡控制磁粉制动器加载扭矩的大小,加载扭矩和转速通过扭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并实时显示在工控机上。该试验台可实现复杂工况的编程与自动加载试验。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振动吸盘式播种装置种群离散不均匀、合格率低、伤种严重等问题,根据气吸与振动相结合的精密播种装置设计原理研究二自由度调节振动吸盘式精量播种装置,设计溜种装置、下料装置、补种装置、种盘装置、吸种装置等关键部件,溜种装置采用振动电机与海绵筒实现种子均匀限流有序落入下料装置内,下料装置利用转轴旋转将腔体中的种子加入到补种装置中,补种装置设有称重传感器实现精量均匀加种,种盘装置可二自由度调节种盘振动,实现种群"沸腾"运动,吸种装置实现种子的精密吸附和排出,并设有顶针清理机构有效防止吸嘴堵塞,播种装置工作效率可达到340盘/h以上。  相似文献   
44.
针对国产的9YGQ-1300圆捆机喂料口开度不能主动调节及在喂入量突变或大喂入量时喂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设计了喂料口开度自动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喂料口开度调节油路和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和数据采集系统。单片机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磁换向阀切换工作位,进而实现下颚板支撑油缸的伸缩移动。经过试验,设计的喂料装置能实现喂料口的主动控制,油缸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可以调节,其速度变化范围是0~4 1.3 mm/s,单片机可以对圆捆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显示并输出传感器的信号。  相似文献   
45.
针对目前精密播种装置在长时间的播种中容易出现吸嘴被堵塞、播种合格率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振动滚筒式防堵塞精密播种装置。该装置由滚筒装置、落种装置、振动种盘及加种箱等组成,利用振动种盘振动使其内的种子群做"沸腾"运动;带有负压的吸嘴将种子吸附并携带种子进入排种区,利用重力和正压进行排种;并通过安装在滚筒装置中的导针以实现清理吸嘴中的杂物,可有效防止播种过程中吸嘴堵塞,有利于播种装置实现精量、低伤种率的播种需求。在播种前向加种箱中加入适量的种子,可实现自动精量均匀加种,播种装置加种过程对种子损伤率小,加种效率高,可实现长时间连续播种的需求,播种工作效率可达到225盘/h以上。  相似文献   
46.
针对现有水平吸盘式排种器种盘结构复杂、整体气腔体积大、气压分布不均匀、气流不稳定、受风量和压力因素影响大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多气道气吸板式排种器。排种器吸种板采用分气道组合气腔结构,依靠吸种板的来回翻转和种箱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充种和排种;按超级稻每个取秧面积2±1粒的机插育秧播种要求,吸种板采用在单位取秧面积内双孔对角布置的吸种气孔设计方案;对研制的排种器,以两优培九超级稻为试验对象,选取真空度、种箱移动速度、充种角度以及吸孔直径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充种性能的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充种性能最优参数组合为种箱移动速度0.12 m/s、真空度1.5 k Pa、充种角度120°、吸孔直径1.0 mm,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充种合格率94.26%、漏播率2.47%、重播率3.27%;在充种性能最优参数组合下,选择不同播种效率作进一步播种性能试验,当播种效率为300盘/h时,合格率达到90.52%,满足了超级稻精密育秧播种要求。研究结果对保证超级稻育苗质量、实现机械化种植、增加产量和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短纹杆—板齿式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性能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目前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功耗高、脱出物含杂率高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研制了一种短纹杆-板齿脱粒滚筒并对其进行了水稻脱粒分离试验.建立了脱粒功耗、脱粒损失、脱出物含杂率与脱粒间隙、滚筒线速度、喂入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了短纹杆-板齿脱粒分离系统的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短纹杆-板齿脱粒滚筒在脱粒水稻时功耗较低,脱出混合物含杂率低,分布较均匀,能有效地减小清选负荷.  相似文献   
48.
为正确选取有效识别脱出混合物中籽粒和杂余的阵列式PVDF夹带损失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该文通过分析6、7和8kg/s喂入量时纵轴流滚筒下脱出混合物沿纵向与横向的籽粒和杂余分布规律,选取不同喂入量时纵向与横向分布的籽粒和杂余质量比例最稳定且变化最小的位置,通过比较籽粒和杂余在下落过程中不同位置的下落速度对阵列式PVDF夹带损失传感器冲击产生电压信号相差较大且谐振影响较小的点作为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结果表明,阵列式PVDF夹带损失传感器在纵轴流滚筒下的最佳安装位置为横向X轴上i为6、纵向Y轴上j为12、法向Z轴上k为14的点,在该点安装的阵列式PVDF夹带损失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脱出混合物中的籽粒数量,检测误差在4.5%~5.26%之间。该文为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纵轴流滚筒下夹带损失传感器的安装定位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9.
摘要:为实现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过程中籽粒夹带损失的自动监测,该文提出通过对滚筒下脱出混合物沿纵向与横向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建立监测区域籽粒量、喂入量与夹带损失之间的数学模型,应用以PVDF压电薄膜作为敏感元件制作的籽粒损失检测传感器监测脱粒滚筒末端监测区域内脱出混合物中的籽粒分离量,根据所建立的籽粒夹带损失与该区域籽粒分离量的数学模型进行联合收获机夹带损失实时间接测量;将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安装在联合收获机上进行夹带损失监测试验,最大测量误差为3.40%。  相似文献   
50.
为实时监测纵轴流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的籽粒清选损失,试验研究了清选损失籽粒在清选筛尾筛后部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清选损失籽粒量与清选筛尾部不同区域内籽粒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在联合收获机上的最佳安装位置。台架试验表明,在显著水平α=0.05下,当风机转速在1 200~1 400 r/min范围内时,风机转速对清选损失籽粒质量比例的分布无显著性影响。以YT-5L型压电陶瓷为敏感元件研制了双向隔振结构全宽型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将研制的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以中心线距尾筛垂直距离300 mm,角度为45°安装到4LZ-2.5型纵轴流联合收获机上,并利用所建立的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进行了水稻收获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可靠性较好,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最大相对误差为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