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8篇
  15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是细胞周期中的重要调控因子。该研究初步探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胞周期蛋白G2(Pmcyclin G2)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4075bp Pmcyclin G2 c 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1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cyclin G2组织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cyclin G2在斑节对虾的心脏、血淋巴、肝胰腺、卵巢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卵巢发育不同阶段Pmcyclin G2的表达分析则表明,Pmcyclin G2在III期表达量最高;注射5-羟色胺(5-HT)能诱导卵巢Pmcyclin G2基因表达升高,多巴胺(DA)则抑制卵巢中Pmcyclin G2基因表达。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cyclin G2的体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证实重组蛋白为cyclin G2蛋白。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条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Pmcyclin G2基因可能与斑节对虾卵母细胞发育有密切关系,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斑节对虾卵巢的发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本刊讯(记者 赵超)近日,记者从农业部农机化司了解到,为响应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考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农业部农机化司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日将组织专人,对各地申报的“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进行抽查考评。  相似文献   
43.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是引起牛乳腺炎和小牛肺炎等多种牛病的重要病原体。黏附蛋白通常被认为在该生物体的致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牛支原体株贵州株(GZ-2)的4个假定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M27、M32、M498、M663;分别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E3(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亚细胞定位及黏附性研究。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M27、M32、M498和M663蛋白;M27、M32和M498蛋白均在牛支原体总蛋白、胞膜蛋白与胞质蛋白中均出现特异印迹条带,而M663未被检测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的免疫染色结果显示,M27、M32、M498和M663蛋白和牛支原体都能黏附在胚胎牛肺细胞(EBL)上,兔抗M27、M32、M498和M663血清抗体能够抑制蛋白M27、M32、M498和M663对EBL细胞的黏附,也能抑制牛支原体对EBL细胞的黏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与其一致,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M27、M32和M498蛋白是牛支原体的黏附相关蛋白,而M663在Western blot中未被检测到,但它仍能黏附在EBL...  相似文献   
44.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5.
申培丽  赵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81-681,683
[目的]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多糖的含量。[方法]测定了6个平菇菌种的液体菌丝体阶段、菌丝满料阶段、子实体与出菇结束废料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多糖产量差异。[结果]风尾菇四号与广温七号液体培养阶段多糖的含量最高,出菇结束的废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糖,可以回收利用其中的多糖。[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食用菌多糖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3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29.33%,乳区阳性率为33.60%。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91.67%,引起隐性乳房炎发生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出率的37.88%和16.67%。同时对发病率与乳区、年龄、胎次及日均产奶量等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下的牛群发病率极显著高于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上的牛群(P<0.01)。  相似文献   
47.
不同配方蔗渣培养基对平菇纤维素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为主要原料配置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平菇广温7号和凤尾菇4号,观测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及首潮菇产量。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广温7号和凤尾菇4号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呈现差异,而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密切。不同菌种对不同配方的适应能力不同,广温7号在调pH蔗渣处理的产量最高,而凤尾菇4号在发酵蔗渣处理的产量最高,与CK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8.
仝军  王建永  赵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05-13106,13108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相近的1月龄伊拉和比利时杂交断奶仔兔6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口服2、4和6ml的益生菌制剂,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30d。[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提高了24.87%;试验Ⅰ、Ⅱ、Ⅲ组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2.5%、18.7%和18.7%,死亡率分别降低25.0%、12.5%和12.5%;试验Ⅱ组的脾脏指数、淋巴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试验Ⅰ组有显著差异;试验Ⅰ组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断奶仔兔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口服4ml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亚热带几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江西省大岗山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及其更新后的杉木林、马尾松林、马褂木林和马褂木-桤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林型下土壤肥力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更新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土壤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Km值外,其他各项酶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评价意义;天然次生林的更新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各林型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天然次生林马尾松林马褂木-桤木混交林杉木林马褂木林。  相似文献   
50.
超声波技术抑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超声波的抑藻效果,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进行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中藻类数量的增加,对水中藻类的组成和优势物种不产生明显作用;尤其对蓝藻和硅藻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抑藻效果在使用超声波1个月后表现最良好,但对绿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说明超声波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增加,但对改善水质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