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6篇
  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发扬成绩,再接再励,完成农机检审验任务赵鹏飞1993年,陕西省农机检审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去年8月10日,全省共检验合格拖拉机193703台,审验合格驾驶员168492名,分别占任务数214300台及181600名的90.3%及92.8%,与...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主要介绍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就八字轨迹方案的小车设计及误差的补偿进行着重讨论。  相似文献   
73.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投入。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管理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农业机械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及推广农业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玉米新品种承单1171由承德市农科所育成,2009年通过内蒙审定,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引种试验。项目组经过多年、多点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河北承德北部三县、内蒙及黑龙江省种植龙单13或吉单27区域种植,具有活秆成熟、抗倒伏、产量高、适应广的特点,开发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5.
通过盐胁迫下茶用菊的抗性机制分析,为茶用菊在盐渍化土地上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金丝皇菊为供试材料,进行4种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肪酸含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逐渐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不断升高。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具有差异性,在所有处理组中变化不规律。各处理组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50、2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与清水对照组相比,金丝皇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逐渐增加,在200 mmol/L处理组中先上升后下降。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CmSAD、CmFAD2和CmFAD7的表达量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然而,在200 mmol/L处理组中,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相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综上,低浓度盐胁迫下金丝皇菊通过提高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热耗散以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响应机制来保护光合系统免受破坏,从而增强细胞膜体系的稳定性,缓解盐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76.
正抱子甘蓝又名子持甘蓝、芽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2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由于小叶球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居甘蓝类蔬菜之首,同时,V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生产的重要特色蔬菜。而承德地区的无霜期短,农作物均为典型的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近  相似文献   
77.
1基本情况 2011年我国华北冬麦区天气与往年不同,不仅底墒足,而且小麦播种后雨水较充沛,土壤表层墒情好,小麦出苗率高,确保了小麦一次播种保全苗,为明年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近年来华北地区连年出现的气候异常、雪灾、冻害、倒春寒、干旱等灾害性气候,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为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天气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小麦品种开麦20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在豫东地区设置裂区试验,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开麦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麦20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280万/hm~2,适宜播量为基本苗240万~320万/hm~2。  相似文献   
79.
为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扩展蔓延,确保粮食安全,开展了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5种药剂均能降低全蚀病的发病率,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采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用“XBS”进行种子包衣处理,防效分别是95.20%和90.24%,其他各处理防效在74.80%~83.74%之间;各个处理和对照相比均能提高小麦产量,以采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包衣处理增产最多,和对照相比,增产26.11%,其次是XBS包衣,和对照相比,增产19.44%,其他各处理增产幅度在1.37%~17.06%之间。这两种药剂建议在全蚀病发病率较高的麦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为促进多肉植物产业发展,从多肉植物的销售、生产、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郑州多肉植物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并对各花卉市场、花店进行调查统计,郑州市区共有63个店铺销售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涉及16科,71属,636个种或品种,其货源一部分来自郑州郊区,一部分来自福建。总结了传统多肉植物基地的生产经验,并对郑州多肉植物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