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排列顺序为:单株饱果数>单株分枝数>百果重>生育期>单株秕果数>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500g果数。在花生育种工作中,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以单株饱果数、单株分枝数和百果重三个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为主攻目标,进行花生高产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冬性黑麦草复种水稻、春性黑麦草复种水稻、春性黑麦草复种大豆、春性黑麦草复种玉米四种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种类、种植时间不同,对土壤水分利用也不同.冬牧草复种水稻田块耗水量最大,米草鹅和豆草鹅居中,正常大田耗水量最少,因此提高复种指数,发展立体种植模式对水田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对旱田却进一步加剧了春旱,但如果能够解决播种和作物生长前期的干旱问题,几种复种模式还是有很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省豆类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作了论述,并对四川省豆类作物优势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原则、优势区域及布局重点提出了建议,为发展四川省豆类作物区域优势产业,增强国内及国际竞争力,及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南豆5号系南充市农科所利用矮脚早作母本,贡豆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2年通过省区试及全省生产试验。2003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我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从已进入大阪流通领域的盆栽紫苏叶片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从病部分离到Corynesporacassiicola菌,通过分离接种发现有相同症状—叶片腐烂。因该病易在紫苏栽培及流通的夏季高温期流  相似文献   
16.
牛的肚胀病也叫做"瘤胃鼓气",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主要原因是牛突然一次吃了大量幼嫩多汁的青草,尤其是苜蓿等豆科牧草.这些因过量食用而不能下移的青草,在瘤胃内短时间会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牛瘤胃急剧膨胀.病牛腹部增大,尤其是左肷部明显突出,严重时可高过脊背,按压有弹性,叩打呈鼓音.病牛精神苦闷,反刍停止,心音亢进,呼吸困难,回头望腹,疝痛不安,最后可因瘤胃破裂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开农5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高、增产潜力大、抗叶斑病、抗倒伏、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于湖北省及河南省大果花生种植区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设常规塑料地膜覆盖、液体地膜覆盖、施撒保水剂3种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3种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液体地膜覆盖表现最好,花生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111 在 2019 年、2020 年国家北方片小粒组花生区试中的数据,通过多种分析手段,探讨开农 111 产量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产量的关键要素,并对其区域适应性进行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开农111 的单株饱果数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单株总果数,变异系数分别为 45.41% 和 38.72% ;出米率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系数为3.89%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百果重和百仁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侧枝长、总分枝数、主茎高和结果枝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百果重对荚果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次为主茎高,直接通径系数分 别为 0.608 和 0.437,百仁重通过百果重对荚果产量产生了较大的间接正效应。由此说明,百果重和百仁重是荚果产量提高的两个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将开农 111 的 11 个农艺性状归纳为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4.285%。通过开农 111 在黄淮海区域的 18 个鉴定点的适应性分析显示,在常规管理下,开农 111 最适合在固镇、驻马店、济宁、泰安、菏泽等 5 个地区种植。本研究为开农 111 的高产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