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施用沼液对设施番茄生长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番茄全生育期施用沼液对其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土壤理化环境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沼液配比1∶4,作物-皿系数(Kc)为1. 0)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均为各处理最大,分别比纯水处理(C0)高24. 11%、15. 59%和33. 92%。与C0处理相比,灌施沼液可以增加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和口味,T2处理(沼液配比1∶4,Kc为0. 8)能够获得最高产量、最高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p H值,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灌施沼液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施沼液还可以增加各生育期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其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均表现出自苗期到果实膨大期呈增加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膨大期,而后逐渐降低,放线菌数量自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施用沼液各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在番茄生育期内分别表现为持续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和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阈值分别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开花结果期。综合分析试验结果,T2处理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的形成以及土壤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沼液灌溉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根区不同深度土壤的pH值、容重、总孔隙度、颗粒机械组成、含水率和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灌施沼液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pH值,降幅为1.25%~3.75%;施用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幅度在2.13%~8.97%之间;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粉粒及黏粒含量;随着沼液灌溉配比增大以及沼液灌溉量的增加,不同土层深度的总孔隙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率与沼液配比无关与沼液灌溉量呈正相关,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抛物线变化;垂直剖面上,沼液灌溉处理土壤剖面的饱和导水率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机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阈值为18.51 g/kg。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建议沼液合理的配比及灌溉量应控制为T2处理,但是其长期施用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2016——2017年窖贮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评估,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采集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生产的全株玉米青贮样品,通过感官评定、营养价值分析、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测定等对青贮品质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2016年,2017年全株玉米青贮感官评定结果更优,籽粒破碎度更高;2017年青贮干物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淀粉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淀粉含量变异系数更小,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变异幅度均有所下降;随着干物质含量增大,青贮30 h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降低,青贮30 h的2017年样品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更高;连续2年在部分牧场样品中检测到丁酸及二次发酵现象;2017年评级为优的样品数由64%上升到90%。综合分析,相比于2016年,2017年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青贮干物质含量有所下降,但籽粒破碎度、淀粉含量更高,发酵品质更优,且提高了青贮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人工接菌条件下,以井冈霉素为防治药剂,进行不同防治时期和次数的处理,研究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评价为:在拨节期+ 抽雄期各施一次药> 拨节期防治> 抽雄期防治> 吐丝期防治> 蔫丝期防治。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较低( 不超过第8 叶鞘位)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分根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沼液一体化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季盆栽试验,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在水/沼液一体分根交替灌溉基础上,采用地表灌溉(APRI-B)和穴孔灌溉(APRI-X)2种灌溉方式,探求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生长指标、干物质质量分配以及产量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PRI-X处理能...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人才的重任.但目前中职院校却面时着生源质量逐年下滑、教师对学生培养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因此,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加大艺术创新教育,因地制宜调整和设置艺术专业,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层次,抓住中职学校艺术教学的重点,拓展视野,搞好创新型教育,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植物混掺对土壤持水性产生的影响,以甘肃景泰地区土壤为试验材料,设置1%玉米芯、1%玉米叶、3%玉米芯、3%玉米叶等不同比例、不同秸秆混掺物4种处理,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同时利用HYDRU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吸力下,相同混掺物处理,混掺比为3%的土壤体积含水率高于混掺比为1%的土壤;相同混掺比处理,混掺玉米叶的土壤体积含水率高于混掺玉米芯的土壤,且混掺处理后土壤体积含水率均高于纯土;不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型拟合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的最优拟合模型均为Van Genucht-en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该地区植物混掺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蛋白质化学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组分、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采用CNCPS、尼龙袋技术及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的DDGS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加热使DDGS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降低,使小肠可消化蛋白增加;不同热处理对DDGS蛋白质分子结构均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带的峰高和峰面积、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峰高和峰面积的比值与DDGS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瘤胃降解参数及小肠消化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可见,不同热处理对DDGS蛋白质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均有影响,DDGS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可以有效地估测蛋白质营养特性,并可利用FTIR光谱技术对DDGS营养价值及加热程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9.
对来自新疆南、北疆不同地区的10 份白粉病菌样本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
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初步确定新疆地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两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 和生理小种5,北疆地区优势小种是生理小种1,
南疆两个地区的生理小种为生理小种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NaCl、PEG处理对金露梅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分别以0、40、80、120、160、200 mmol·L-1浓度的NaCl溶液和0、100、125、150 、175、200、225、250、300 g·L-1浓度的PEG溶液处理金露梅种子。结果表明,高于12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对金露梅种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40 mmol·L-1的NaCl溶液抑制了金露梅幼苗生长。100~175 g·L-1的PEG溶液处理金露梅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胚根生长,而高于175 g·L-1的PEG溶液处理,则对金露梅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