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嵌入式GIS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森林资源调查周期长、精度低、工作量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DA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系统借助eSuperMap二次开发工具包搭建基于PocketPC的嵌入式GIS平台,通过前期遥感和矢量数据源等工作底图的录入以及外业调查时利用嵌入式GIS、GPS技术来完成现场绘图、记录、更新数据库等一系列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实现了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的无纸化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监测及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比较活跃的化学组分,在陆地碳的循环研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可用溶解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C)、易氧化有机碳(L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潜在可矿化碳(PMC)表示。本文综述了这五种活性有机碳的分组和测定方法,以及活性有机碳对不同施肥措施、不同耕作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表明在不同土地管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不同组分均发生相应变化,这对调节土壤养分循环、维持土壤肥力和完善碳循环的动态平衡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为土壤养分的高效利用和土地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为开展有机质的累积与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对贵州地区耕地土壤板结概况进行介绍,并从降雨量大且集中、耕作制度不合理、化肥施用不合理、有机肥不足、秸秆还田量少、塑料制品投入多、污水灌溉等方面分析土壤板结形成原因,同时,针对性地在转变耕作方式、科学合理施肥、积极推广作物秸秆还田、适时揭膜、设立污水过滤措施、合理利用土壤调节剂等方面对土壤板结改良途径进行总结,旨在为贵州地区耕地土壤板结改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郭振  徐琬莹  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34-8735
利用Landsat 7的ETM影像,以贵州省镇宁县作为研究区域,在RS及GIS软件的支持下,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纠正、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等图像预处理。选用432波段进行标准假色彩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背景数据进行图像辨读解译,完成7种地类的景观斑块图,并运用Fragstat景观指标计算程序,对数据进行景观指数上的分析,为当地土地规划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园区土壤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近年来,中国国内的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在各地兴起。治理农业园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介绍了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现状及治理方案,并提出了要提高土壤质量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草原自1999年来发生了严重蝗灾。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和恢复草原生产力,我们先后示范、推广以牧鸡为主的生物灭蝗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灭蝗,初步形成了空中(飞灭)与地面(牧鸡,各种喷播机)立体交错灭蝗和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防治草原蝗虫的新布局。为干旱草原蝗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
郭振 《现代农业研究》2019,(10):105-106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拥有一个较高质量 的园林绿化施工,不仅能够为城市的良好形象的塑造起到帮助作用,而且更能够有效的提升人 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对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一场革命,既然是革命,就必然触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调整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触动旧的传统模式和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因此,阻力很大,困难很多,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然而,象物质运动、生物进化、社会变迁那样,一刻也不会停止,改革势在必行,后勤改革也必将伴随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达到新的高度,并向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