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7篇
  3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负水头供液施肥对温室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光温室番茄的日蒸散量变化规律,明确日光温室番茄合理的灌溉施肥模式,基于负水头供液系统研究了常规基追肥处理(F1)、按EC值调配的施肥处理(F2)和山崎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处理(F3)对日光温室番茄日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负水头供液系统可以实现0~20 cm土壤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各处理变异系数(CV)仅为5.92%~11.9%。日光温室番茄的日蒸散量变动幅度为0.43~5.90 mm,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开花坐果期为日光温室番茄蒸散量最大的时期,日均蒸散量达3.65~3.78 mm,蒸散量可占到全生育期的60%以上。处理F3的生育期蒸散量最大,与处理F1和F2相比,分别增加了3.72%和2.09%。温室番茄的生物量和产量以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以处理F3为最高,与处理F1相比,分别提高了29.0%和24.1%以及16.4%和9.84%。综合分析,采用山崎大量元素配方的施肥处理(F3)不仅增加了番茄蒸散量和产量,而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为供试条件下最优的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2.
宁夏日光温室结构选型及区域布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了目前宁夏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对宁夏节能日光温室的区域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建平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农业"六大支撑体系"。1.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  相似文献   
74.
岩棉营养液栽培条件下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果番茄"欧官"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内典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岩棉营养液栽培番茄的耗水日变化规律及番茄日耗水量进行了分析,并对温室内环境因子与番茄耗水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在午间(14:00左右)会出现午休现象,即番茄耗水速率呈现双峰曲线;但室内温度过高、光照过强会打破番茄午休现象,耗水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番茄耗水量与温室内温度、光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耗水变化规律与温室内光照变化规律一致,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上述结果可为温室岩棉营养液栽培番茄的高频率精准灌溉提供指导,为温室番茄自动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针对高密度叠层笼养模式下蛋鸡舍内混合噪声,利用声级计采集噪声数据,采用音频分析软件Praat 5.3获取蛋鸡养殖舍内各生产系统机械噪声频谱特征,分析蛋鸡养殖舍内混合噪声声学特征参数及空间分布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舍内生产系统机械噪声按对蛋鸡声环境质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通风系统、清粪系统、上料系统、饲喂系统和集蛋系统。生产系统机械噪声的声学特征参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笼养蛋鸡舍内混合噪声的频率计权声压A值大小为69.0~75.0 dB,蛋鸡舍纵向与横向2个方向上的声压变化规律不一致,声学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叠层笼养蛋鸡舍内混合噪声的测量分析,可在保证蛋鸡正常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于蛋鸡舍内生产设备噪声管理与声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以白花芥蓝为试材,设置不施肥、施生物炭10 t/hm~2、施有机肥4 t/hm~2、配施生物炭10 t/hm~2+有机肥4 t/hm~2共4个处理,研究添加生物炭对西北旱区有机芥蓝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并对土壤改良应用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改善土壤的持水性,芥蓝根系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10%以上;单施生物炭对有机芥蓝生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配施生物炭与有机肥可使芥蓝生长得到明显改善,10月1日芥蓝鲜质量与单施有机肥相比增加15.1%。因此,在西北旱区有机栽培模式下,向土壤添加生物炭具有保水和增加芥蓝产量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不同灌水量下砂壤温室黄瓜土壤中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借助温室内称重式蒸渗仪试验平台,以直径20 cm蒸发皿的蒸发量(E_p)为灌水依据,设置了I1(K_(cp1):0.8)、I2(K_(cp2):1.0)和I3(K_(cp3):1.2)3种灌水水平,研究了黄瓜生育期内不同土层土壤溶液中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及氮淋洗情况。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增加了20和40 cm土层中的硝态氮浓度,降低了60 cm土层的硝态氮浓度。与处理I3相比,处理I2在20和40 cm土层中的硝态氮生育期平均浓度增加了75.59%和134.36%,60 cm土层的硝态氮生育期平均浓度降低了18.88%。不同灌溉量处理在各土层中铵态氮最大浓度仅为0.4 mg·L~(-1),其中20 cm土层铵态氮浓度具有和硝态氮相似的变化规律,而40和60 cm土层中各处理无明显差异。黄瓜季淋洗出90 cm土体的氮总量为56.08~203.13kg·hm~(-2),占总施氮量的9.02%~32.69%。相比处理I3,I2处理不仅具有最高的黄瓜产量,而且氮淋洗总量降低了49.16%(P0.05),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9.24%(P0.05)和18.88%(P0.05)。综合考虑土壤中氮浓度、淋洗量及黄瓜产量等指标,I2处理(K_(cp2):1.0)为供试条件下较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78.
生物炭对有机菜心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生物炭对提升有机菜地土壤保水能力与菜心水分利用的作用,基于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C0,110t/hm2)、有机肥+低量生物炭(MC1,110t/hm2+85t/hm2)和有机肥+高量生物炭(MC2,110t/hm2+17t/hm2)对土壤水分动态以及有机栽培菜心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有机菜地表层土壤(0~20cm)含水率,增加0~70cm土壤贮水量,与处理MC0相比,处理MC1和MC2全生育期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4.7%和8.6%(P<0.05),0~70cm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2.3%与3.4%。CK处理0~20cm土层含水率变化幅度大(10.5%~31.2%),处理MC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为15.4%~30.4%。相比处理MC0、MC2和CK,处理MC1可显著促进菜心生长,增加产量,改善菜薹品质。菜心株高、叶片数和叶围面积均以处理MC1为最高,相比处理MC0,处理MC1生物量与产量分别提高36.7%、59.1%,而硝酸盐含量降低20.0%~44.3%。与MC2、MC0和CK相比,处理MC1周年耗水量分别降低3.6%、6.8%和13.7%(P<0.05),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9.8%、75.7%和2264.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5.4%、46.6%和720.1%(P<0.05)。处理MC2与MC0相比,菜心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虽明显增加,但均显著低于处理MC1。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北旱区有机蔬菜合理制定培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适用于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在日光温室番茄节水节肥增产效能上的差异。【方法】基于负压装置和滴灌系统,研究常规施基肥(CK)、营养液滴灌施肥(DI)和负压供液施肥(NI)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负压供液施肥模式下土壤水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0—20 cm土层含水量周年变化幅度为20.8%—25.0%,低于滴灌施肥处理的19.7%—28.6%。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NI)相对于处理CK和DI,不但养分(N+P_2O_5+K_2O)的周年总投入量分别降低了5.0%和17.2%,而且显著促进了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处理NI与CK相比,番茄生物量提高了23.0%以上(P0.05),产量增加了7.5%—10.0%,而与处理DI相比,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7.3%—21.5%(P0.05)。负压供液施肥模式能够减少水肥用量,降低温室番茄周年耗水量,提高水肥利用率。与处理CK和DI相比,处理NI的年灌水量分别减少了18.4%和17.2%,番茄年耗水量分别降低了12.8%和12.1%(P0.05),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7%—40.1%和10.0%—30.3%(P0.05),肥料偏生产力则分别提高了10.4%—19.6%和14.5%—42.7%(P0.05)。水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是负压供液施肥模式实现节水节肥增产保质等效能的重要原因。【结论】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不仅减少了水肥的投入量,而且能够促进温室番茄生长、确保产量,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可作为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0.
基于水源热泵的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1.7℃。试验温室内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3%-78.6%,比对照温室降低了8.9%-12.6%。在06:00时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可达1 430-1 660μL/L,约为对照温室的1.3-1.9倍,可在日出后一段时间内提升试验温室内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制冷耗电量为19.3-19.9 W/m~2,日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可达4.1-4.4。系统制冷耗电量及COP受进风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系统降温过程冷凝水回收量实测值为0.37-0.45 kg/(m~2·d),可节约18%-21%的灌溉用水量。研究表明,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除湿,有助于CO_2浓度累积,并具备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该研究为日光温室安全越夏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环境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