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为探明"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三唑酮和丙环唑添加"激健"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条锈病流行期,施用15%三唑酮WP 1200 g/hm~2或25%丙环唑EC 600 mL/hm~2 2次,药后7天防效达93%以上,药后19天防效达100%;添加"激健"减少用量30%,即15%三唑酮WP 840 g/hm~2+"激健"225 g/hm~2或25%丙环唑EC 420 mL/hm~2+"激健"225 g/hm~2,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89.4%和91.7%,药后19天,防效达99.8%~100%;添加"激健"减少用量40%~50%,即15%三唑酮WP 720~600 g/hm~2+"激健"225 g/hm~2或25%丙环唑EC 360~300 mL/hm~2+"激健"225 g/hm~2,药后7天防效在78.0%以上,药后19天防效达97.7%~99.8%。2种药剂单用和添加"激健"减少用量30%,药后7天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添加"激健"减少用量40%~50%,但药后19天各处理间防效差异均不显著。若发病较轻,使用"激健"可以减少农药用量50%,即15%三唑酮WP 600 g/hm~2+"激健"225 g/hm~2,25%丙环唑EC 300 mL/hm~2+"激健"225 g/hm~2,从而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设施花卉栽培学"网络辅助教学中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试验。对试验结果和试验效果的分析表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自我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3.
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运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考,找出影响项目发展进度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65.
黄瓜套袋技术主要是在小黄瓜长到5厘米左右时,给它套上一个长30厘米、直径7厘米的聚乙烯长形筒状塑料袋,袋体上端为套入口,套口宜小不宜大,下端留有一  相似文献   
66.
额济纳旗人畜间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严重流行。从70年代开始,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自1989年以来,我们连续数年开展布氏杆菌病监测工作。1 监测方法以羊为调查重点,收集流产羔、胎盘、乳汁和正产羊的胎衣、阴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67.
三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药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得到了迅猛发展,品种得到快速更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疾病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力,疾病种类繁多,病毒性疾病感染严重,病原变异速度快,疾病传播迅速,致病力始终很强,导致种猪生产性能在低水平徘徊,商品猪出栏率较低。2006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群始终未能摆脱蓝耳病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连翘和农作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比较了不同浓度的连翘提取液对3种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提取液对3种高粱均具有一定化感效应,且存在器官差异和品种差异。对黄土甜高粱种子萌发主要为抑制作用,对笤帚高粱和黄河高粱的萌发则为低促进高抑制。同时连翘提取液对3种高粱幼苗根长生长均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苗高和鲜质量则呈现出低促进高抑制的双重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70.
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得到了迅猛发展,品种得到快速更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疾病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力,疾病种类繁多,病毒性疾病感染严重,病原变异速度快,疾病传播迅速,致病力始终很强,导致种猪生产性能在低水平徘徊,商品猪出栏率较低。2006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