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8篇
  2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叶央芳  闵航 《土壤学报》2006,43(2):287-294
本文探讨了酰胺类除草剂苯噻草胺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短期影响。本研究采用微生物群落基质利用潜力测定(Biolog法)评估生物群落。结果表明,苯噻草胺污染引起了水稻田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下降,降低了微生物对单-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在试验最终没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下降。多食鞘氨醇杆菌Y1(Sphingobacterium multiuorum)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3个处理土壤的群落代谢剖面值与培养时间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其变化过程符合微生物种群生长动态模型(S形)。模型模拟分析表明,动力学参数a和x0能更灵敏地表征苯噻草胺和Y1菌株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本实验研究中,多样性指标指数Shannon(H)能灵敏而有效地指示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学变化,但群落丰富度指标颜色变化孔数(S)提供的信息较片面。  相似文献   
2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重金属Cd2+、As5+、Cu2+、Pb2+和Cr3+处理黄松稻田土壤、紫色稻田土壤和红壤稻田土,28d后分析重金属污染对水稻田土壤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种群数量和硫酸盐还原活性(SR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千克干土中加入200mgPb2+时,对稻田土壤的SRB种群数量和SRA有促进作用;当加入的Cd2+、As5+、Cu2+、Pb2+和Cr3+每千克干土分别超过1.0、30、500、400和200mg时,对稻田土壤SRB种群数量和SRA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加入量的增加,重金属对水稻田土壤的SRB种群数量和SRA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水稻田土壤通过自身来恢复SRB种群数量和SRA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同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不同土壤的SRB种群数量和SRA抑制的污染临界值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
获得了一种能降解苯甲酸为甲烷的嗜热富集物.此富集物由苯甲酸降解菌、丁酸降解菌、氢营养型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乙酸裂解产甲烷的甲烷丝菌(Methanothirx)和硫酸盐还原细菌——嗜热氧化乙酸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 thermoacetooxidans)等组成。测定了苯甲酸降解、乙酸消长和甲烷形成的动力学和 H_2分压。观察了硫酸盐对甲烷形成的影响.讨论了富集物将苯甲酸降解为甲烷的可能途径和热力学;苯甲酸降解菌与布斯威尔氏互营菌(Syntrophus buswe-llii)之间的区别以及嗜热氧化乙酸脱硫肠状菌的基质来源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24.
乙酸是自然界复杂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目前已知能利用乙酸产甲烷的产甲烷菌有巴氏产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马氏产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mazei)和由Zehnder等(1980)报导的一种能使乙酸脱羧基而不氧化氢的产甲烷菌。但能利用乙酸作细胞碳  相似文献   
25.
针对贵州地区桔梗播种机械化水平低、山地作业为主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精量桔梗播种机。同时,设计了一种无级可调播种量窝眼轮,配合链轮传动实现桔梗播种量在0.41~5.14 kg可调。田间试验表明:整机播种合格率达到90%,播种效率0.14 hm2/h。整机质量轻且可用于其他小粒种育苗播种使用,对于推动山地桔梗种植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鱼腥草是威宁县哲觉镇主要种植的中草药品种之一,为当地鱼腥草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综述当地鱼腥草种植技术,分析种植效益和成本,并从现代农业角度提出打造当地特色鱼腥草种植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通过分析贵州省地形地貌、石漠化和耕地土壤状况,得出在贵州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大意义,同时总结和列举贵州省近年来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为下一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水稻田中产甲烷菌数量和优势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美慈  闵航  钱泽澍 《土壤学报》1993,30(4):432-437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2和CO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明显增高,到乳熟期可高达3.1×1011个/克干土;在甲酸钠和乙酸钠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较高,分别达3.7×108个/克千土和1.2×108个/克干土;在甲醇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各生育期差异不显著。不同深度土壤中产甲烷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产甲烷菌数量的递增。水稻土中占优势的产甲烷菌种群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不同栽培措施下水稻田甲烷释放的特性和甲烷产生菌、甲烷氧化菌的数量、种类。结果表明,水稻田的甲烷释放,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成活期每天的释放量较少,随着生长逐渐增加,至分蘖期达到最高,随后又逐渐减少。长期淹水和高量氮肥或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明显地增加水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产甲烷细菌的数量在干湿灌溉少氮处理的水稻田土壤中要少于其他各处理的土壤,其他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早稻上生长前期较后期低2-3个数量  相似文献   
30.
苯噻草胺对水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对水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表明苯噻草胺使用后初期刺激土壤呼吸作用但随后产生轻微抑制 ,能激活脱氢酶的活性 ,但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苯噻草胺强烈抑制脲酶活性 ,轻微抑制蛋白酶活性 ,但对磷酸酶具有刺激作用 ,而且随苯噻草胺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刺激作用增强。苯噻草胺比上一代除草剂丁草胺所造成的对水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