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低等的水生植物,属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或节旋藻属,原产于非洲和北美洲。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而被联合国食品协会誉为“明天最理想的食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好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将螺旋藻成为“人类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  相似文献   
52.
桃形李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 ,常温下其商品供应期只有 15天左右。为了延长桃形李的供应期 ,笔者 1997~ 1998年开展了桃形李贮藏保鲜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于 1999年扩大中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于晴天上午采收八成熟果实 ,当天用纸箱运至冷库 ,经预冷后选成熟一致、无病虫、无裂伤果进行贮藏。自配防腐剂 (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和丙酸钙 )、保鲜剂 (主要成分为高锰酸钾和载体 ,其比例为 1∶2 )和涂膜剂 (其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丙酸钙和壳聚糖 )。将运到的果实直接整箱放入 0~5℃冷库预冷近 12小时。将选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53.
为实现枇杷果脯加工副产物——枇杷糖渍液的高效利用,以枇杷糖渍液为原料制备枇杷膏,研究糖渍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对糖渍液和成品枇杷膏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确定枇杷糖渍过程的食盐添加量和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食盐有助于提高枇杷糖渍液得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枇杷膏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60和70OBrix枇杷膏的上述性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成品感官品质评价结果,建议枇杷糖渍过程中的食用盐添加量为1%,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OBrix。  相似文献   
54.
为提高戊糖乳杆菌YY112 胞外多糖的产量,本研究结合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该菌株产多糖的营养条件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本次研究的范围内,MRS培养基为适宜的基础培养基;蔗糖为适宜碳源,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3%;大豆蛋白胨为适宜氮源,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1%;酵母粉能够提高菌株的多糖产量,适宜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2%;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菌株接种量为体积比4%,适宜培养温度29.5 ℃,此时培养24.5 h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在此优化培养条件下,YY112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80.97±0.45)mg·L-1,与响应面分析预测值基本吻合,较优化前增加了46.52%。  相似文献   
55.
初步分析雁荡山地区3种石斛叶多糖的结构与益生特性,为其高值利用提供依据。以雁斛1号、雁斛3号和圣兰8号铁皮石斛的叶片为原料,提取纯化获得多糖,依次命名为DOP1、DOP2和DOP3,其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56×105、1.35×105、3.26×105,均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但其物质的量比不同。DOP1在水溶液中的组织结构最为紧密,DOP3次之,DOP2最为疏松。三者均能促进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增殖,DOP3效果最佳;DOP2和DOP3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DOP1仅对单增李斯特菌有抑制作用。三者均能提高人体结肠菌群中副拟杆菌和考拉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克雷伯氏菌属、嗜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DOP3还可显著抑制摩根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增长。三者均可促进结肠菌群产生乙酸、丙酸及丁酸,其中,DOP2和DOP3效果优于DOP1。3种多糖均有一定的体外益生功能,DOP3的综合效果较好,具有作为新型益生因子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青梅果实采后的软化特性与色泽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青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青梅在25℃±1℃、相对湿度85%贮藏条件下果实采后软化特性及色泽变化。结果表明:采后6~8d,青梅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均出现高峰,表明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采后6d内,果肉硬度和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膜相对透性迅速增大,果肉色泽急剧转黄,表明6d内青梅果实易快速软化和黄化,在常温下仅能保鲜5d左右。采后2~4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x)活性升高,这可能是果肉急剧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杨梅核仁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梅核仁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静、动态结合萃取杨梅核仁油的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方案,即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60min后动态萃取50min,CO2流量4L/min,杨梅核仁油的得率最高,达41.7%。  相似文献   
58.
柑橘皮可分为白皮层和色素层,分别含有不同的有效成分,将白皮层和色素层分开利用可有效提高柑橘皮的利用率。试验设计一种可将柑橘皮白皮层与色素层切割分层的设备,以甜橙皮为材料,分别考察橙皮传输速率、带锯齿深、带锯转速、柑橘皮面积对设备分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柑橘皮分层设备的操作优化工艺:传输装置的输送速率为40~60片·min-1,带锯齿深为5 mm,转速1 400 r·min-1,柑橘皮面积≤5 cm2时,分层均一性可达到98%;当用分层设备切割橙皮从外表皮向内2 mm位点时,用上下两层橘皮分别提取类胡萝卜素和果胶,相比以全果皮提取的果胶和类胡萝卜素,果胶亮度L*值提高了53%;相同溶剂提取类胡萝卜素量可提高3.2倍。  相似文献   
59.
为了促进豆芽食品的开发,对清水型豆芽罐头和调味型豆芽小菜2种加工产品进行了研制,利用感官评定和色差仪对加工过程的关键工序烫漂时间、护色剂组成和包装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烫漂时间为25 min时,豆芽的变色程度较小,组织形态较好。护色剂的配方为柠檬酸10%+异VC钠15%+EDTA 2Na 2%,此时护色效果较好。清水型罐头瓶装比袋装对豆芽的变色影响小,保质期更长;豆芽小菜的包装方式以铝箔袋装为宜,芽体的变色程度较轻。利用该工艺研制的豆芽产品,较大程度地保持了豆芽本身的色泽和香气,口感脆嫩,食用方便,适合市场对豆芽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60.
以常山胡柚残次果为原料,对胡柚全果饮品加工工艺和保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胡柚全果饮品最佳配方为:蜂蜜15%,增稠剂0.2%,胡柚果实45%,白砂糖40%。保质期的快速测定(ASLT)表明产品保质期超过18个月。EVOH高阻隔多层软包装适用于胡柚全果饮品,维生素C对胡柚全果饮品有较好的防褐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