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水族趣闻     
活化石——鹦鹉螺大洋面上,随风飘来了一个个红白斑纹相间的螺,形似鹦鹉嘴而称鹦鹉螺。它们的祖先原来有成千上万种,但到中古代大都死亡,至今遗留下四、五种。螺体分一个一个的隔室,动物生在最外一室,各室由一小细管相通,内室作充气  相似文献   
22.
1 什么是“海水健康养殖”? 海水健康养殖是指根据海水养殖对象(鱼、虾蟹、贝、藻等)正常活动、生长、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态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将健康的海水养殖对象通过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生态环境下健康快速生长。 2 海水健康养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有: (1)人为控制生态环境条件,保持与海水养殖对象正常所需最适范围相同; (2)养殖模式(包括各种防疫手段)能使养殖对象的生长(活动)、生理机能均正常,能利用自身抵抗力(免疫力)抵御病原入侵及环境变迁; (3)投喂适当的能完全满足其营养需求的安全性好、无公害饲…  相似文献   
23.
当前对人为投予水产养殖对象(鱼、虾、贝)的外源物质,即饲喂食物,在称谓方面仍存在概念上的混乱:“活饵料”、“活饲料”、“颗粒饲料”“颗粒饵料”……等等,在口头语、科技文献、学术论文上,提法极不一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经济研究所吴万夫提出:作为游钓用的诱物以及养殖水体中增殖的、难以用确切数量表述的活体食物可称“饵料”,而作为维持水生经济动物的生存和生长所输入外源营养物质,称为“饲料”更为确切。 根据以上含义,则:可以与养殖对象生活在同一水环境、并能增养的鲜活生物,或被为捕获离水后已停止生命活动的生物,冰冻的生物等,因被用以作为养殖对象的食物,应称“生物饵料”。如特指作为食料的生  相似文献   
24.
沈持衡  陈世杰 《福建水产》1994,(3):37-38,30
1991年作者等曾报道,在附加次声、磁场条件下,对卤虫卵孵化比率有起增加的作用。以次声为例,33组试验表明,在5、10、15、20赫兹(Hz)附加条件下,其对卤虫卵的孵化比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01、117、116、128(%)。为了更充分地对其作用范围进一步深入探讨,1993年度又增加101组试验,以改变次声频率(赫兹,Hz)与声压强度(分贝,db),继续处理卤虫卵的孵化过程,观察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5.
海产枝角类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角类俗称水(氵蚤)或(氵蚤),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鱼类营养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钙质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适口性好、游动缓慢、易被稚幼鱼捕食的优点,是从稚鱼开始至体长3—5cm左右的鱼苗的理想活饵料。近年来随着鱼类人工育苗研究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枝角类、桡足类的需求逐年增加,单靠人工捕捞天然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海产枝角类的稳定、持续、大规模培养对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范蠡养鱼经》亦即《陶朱公养鱼经》,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渔业专著之一,原书已佚,相传为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所著,但现今所见经文,乃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辑存。由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渔业史研究会吴有为、马馨铭编发的《范蠡养鱼经》,即辑自《齐民要术》。然而,学术界一般认为该书为范蠡所著,但近年考证出土文物及该文内容,也认为应该是西汉末年无名氏作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渔业文献宝库的瑰宝。  相似文献   
27.
鬼(Inimicusjaponicus)又称日本鬼,俗称虎鱼,属综形目毒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喜栖息于石砾底质的浅海中,不作远距离徊游。作者于1996年进行鬼人工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培育出平均全长1.7厘米的幼鱼7万尾,成活率为65%。现将育苗工作介绍如下。1亲鱼选择与催产1.1亲鱼选择广西、广东南部沿海于1~5月,福建沿海于3~5月为鬼的繁殖季节。鬼属多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怀卵量一般可达40万~50万粒。选择性腺成熟,体健无伤、无寄生虫者为亲鱼。一般要求雌鱼250克以上,腹部膨大柔软;推鱼1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28.
筛选小型挠足类短角异剑水蚤(Apocydops royi),通过培养条件试验,了解其适宜培养范围是:比重1.005-1.020(盐度-28‰);光照强度以全日黑暗最好,自然光照次之;饵料以对虾0号饲料效果最佳,依次为虾片、光合细菌(PSB)液、酵母和海水小球藻;PH值6-9。  相似文献   
29.
水产育苗用饵料生物的微藻、轮虫、卤虫、枝角类等,经营养强化后,能提高水产种苗的健壮程度。本文就自动控制培养装置、冷冻浓缩微藻液,以及油液类、虫卵类、微囊粉末类及饵料生物代用品微粒饲料等营养强化剂及效用,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30.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0.F.Muller虽被广泛用作海产鱼种苗生产的初期饵料,但培育仔鱼体较小的鱼种,在刚开始摄饵时需选择小型轮虫(以仔轮虫为主)。为此,了解培养槽中轮虫的孵化、成长过程中,不必测定其被甲长而推知小型轮虫的出现时间,即亟待开发的有效的小型轮虫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