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5篇
  19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残膜回收机单组仿形搂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搂膜作业是新疆目前残膜回收的主要工作方式,在残膜回收机回收工作过程中,因棉地环境复杂,现有残膜回收机整体仿形搂膜效果差,使得搂膜弹齿无法对起伏程度不同的棉地同时进行单组仿形搂膜,造成残膜回收率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单组仿形搂膜机构。通过对该机构进行理论设计,利用搭建的土槽台架试验装置,以弹齿数量、试验车速度、弹齿直径为影响因素,搂膜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分析了显著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优化试验参数,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弹齿数量5个,弹齿直径12 mm,试验车速度1.85 m/s。根据该试验参数组合,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组合下的搂膜率88.5%,优化预测模型可靠。通过在新疆昌吉五家渠共青团农场对站立棉秸秆的田间进行搂膜试验,表明该搂膜机构能够满足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为单组仿形搂膜机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是解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稻种植缺水问题,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随着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企业科技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专利技术的竞争。为及时了解国内外地区企业和个人在该技术上的研究和专利布局情况,对2005—2015年近10年国内外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83.
84.
新疆兵团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新体制;科研机构布局合理,有较强活力的运行机制;形成包括企业开发机构,精干的独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牧团场技术服务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围绕兵团的支柱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调整科研结构,分流科技人员.分流出来的人员搞开发创收,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主要的一环。近年来,新疆兵团农机推”中心在科技推广、科技开发创收工作中走了一条比较成…  相似文献   
85.
86.
推广精量播种已成为新疆兵团发展农业生产及保持经济增长最迫切的需要,是兵团实现“两高一优”和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棉花栽培技术革命的必经之路。实现精量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苗定苗作业,提高人均管理定额;可节省大量优良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和作业精准化;同时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87.
基于像素块和机器学习的播前棉田地表残膜覆盖率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于农用地膜的长期使用,棉田残留地膜造成了严重的耕地环境污染。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播前棉田地表残膜污染,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像素块和机器学习的播前棉田地表残膜覆盖率检测方法。将原始图像通过不同尺寸分割的方法得到像素块,提取像素块的一阶、二阶、三阶颜色矩和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纹理特征,通过像素占比判别方法提取标签。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极端梯度提升(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4种算法构建残膜识别模型,计算棉田地表的残膜覆盖率。结果表明,20×20像素块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残膜覆盖率检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最小,为0.51%,检测时间最短,为0.29 s。相比于像素点,像素块识别方法减小了样本数量,增加了像素点之间的相互特征,可快速准确检测残膜覆盖率,对农田残膜污染监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地膜应用与残膜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一项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以大幅提高作物单产的新技术,所采用的地膜分为可降解地膜和不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环保无污染,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国内外有大量研究,日本、欧美国家已研发出生物降解地膜、可光降解地膜及纸地膜。但可降解地膜技术尚未成熟,在性能、使用及对作物的影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其成本高、价格贵,农民没有能力购买并大面积使用。因此,就地膜覆盖现状来看,国内外粮食作物种植仍以不可降  相似文献   
89.
针对随动式残膜回收机在捡拾地膜过程中存在的杂质壅堵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起膜捡拾机构。通过分析机构起膜过程,确定了起膜轮轮刺高度、起膜轮排列间距等主要结构参数,通过分析机构拾膜过程,确定了机具行进速度和起膜轮转速等工作参数。以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和起膜轮间距为试验因素,以起膜率、排杂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各因素对起膜率和排杂率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均为: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起膜轮间距,并分别建立了起膜率、排杂率与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起膜轮间距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采用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起膜轮转速为26.2r/min、机具行进速度为1.23m/s、起膜轮间距为139.95mm时,起膜率理论值为91.49%,排杂率理论值为92.92%。在起膜捡拾机构参数最优组合下的田间试验表明,起膜率均值为90.45%,排杂率均值为91.30%。  相似文献   
90.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排种质量监测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玉米免耕精播作业质量实时监控,设计了基于反射式红外光电感应的播种机排种监测系统。以红外发射二极管、光电二极管为信号发射、接收端的监测探头,并通过对监测盲区评估计算,优化了探头结构及安装参数。为提高监测系统对多尘作业环境的适应性,设计了以旋转式透明防尘罩为核心的自清洁除尘装置,可保护探头免受尘土侵蚀。开发了集种粒信号拾取、车速采集、防尘电机控制和报警显示等功能的硬件电路,研究了以落种时差为关键参数的测算方法,实现对播种量、重播、漏播等性能指标的判定。播种监测系统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播种总量、漏播量、重播量的监测精度分别为98.5%、95.1%、85.6%;模拟灰尘粘附工况,系统对播种总量监测精度达98.1%,具备良好的抗尘效果。该系统满足免耕精量播种机排种质量实时监测要求,有助于提升机具作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