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21.
以黑龙江省13个育种单位覆盖6个积温带的132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大豆单株粒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与大豆单株粒重相关的农艺性状中,荚粒重、单株粒数和3粒英数的重要性排在了前三位,整体性状重要性的排序为:荚粒重>单株粒数>3粒英数>2粒英数>茎杆重>4粒英数>英皮厚>1粒英数>粒...  相似文献   
22.
大豆生育期降水量与油分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27个大豆品种,结合大豆生育期每月降水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降水量对大豆籽粒油分含量的影响和不同类型品种油分含量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除8月份外,大豆品种油分含量与生育期各月份降水量都达到5%显著水平以上的负相关.6月份和7月份的降水对大豆油分含量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7月份降水对高油大豆品种油分...  相似文献   
23.
大豆转化体系的优化和Dof4基因转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优化了包括种子消毒方法、生长调节剂用量和抗生素种类在内的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效率的多个因素,并将Dof 4基因转入绥农14中.结果表明:氯气熏蒸消毒方法对大豆伤害小,子叶节丛生芽分化率高;菌液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控制直接影响长菌和丛生芽状态.芽诱导培养阶段,当6-BA 浓度为1.6 mg·L-1,IBA浓度为0.1 mg·L-1,分化率较高,畸形率和愈伤状况都较轻.最优的抗生素组合为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 Sodium)200 mg·mL-1 加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 250 mg·mL-1.  相似文献   
24.
基于元分析的大豆胞囊线虫抗性QTL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发布的大豆公共遗传图谱soymap2为参考图谱,共搜集整理了自1994年以来已报道的与抗大豆胞囊线虫相关的151个QTLs,通过BioMercator2.1和公共标记将相关QTLs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元分析技术发掘"真实"QTL。本文共发掘出与抗大豆胞囊线虫1、2、3、4、5和14号生理小种相关的16个"真实"QTL,其中有四个位点的图距小于1.5cM,一个位点的图距小于5cM,分布于A2、E和G连锁群,其中G连锁群上5.11cM处的定位区间包含已报道的Rhg1位点;发现在G连锁群上有一个定位区间控制1,4号生理小种,在B1连锁群上有一个定位区间控制2,5号生理小种,可见这些位点具有兼抗性。  相似文献   
25.
大豆株高QTL的定位与整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株高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性状之一,本研究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采用WinQTLCartographer Ver.2.5软件的CIM和MIM分析方法对2006-2008年连续3年的大豆株高数据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了15个控制株高的QTLs,分别位于LGB1、LGD1a和LGG等。另外,利用BioMercator2.1的映射功能将国内外常用的大豆图谱上的株高QTLs通过公共标记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将搜集到78个株高QTLs和本研究得到QTLs进行整合分析,最终得到12个大豆株高的"通用"QTL,分别位于LGB1、LGC2、LGD1a、LGF、LGG、LGK和LGM,其置信区间最小可达到0.24cM,为今后对大豆株高QTL精细定位,提供有利指导。  相似文献   
26.
国审中黄19黄豆全生育期98 ̄106天,株高70 ̄7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分枝3 ̄6个百粒重24 ̄28克,籽粒椭圆、黄色,黄褐脐。秆强抗倒,耐旱抗涝,增产潜力大,适合高肥水条件下栽培。平均66平方米(1亩)产300公斤以上。适宜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栽植(彩图参见封底图10)。东农42号黄豆东农42号黄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达46.04%,脂肪含量平均19.33%。该品种植株高大,高抗倒伏,节多、荚多、粒多、粒大。大面积生产667平方米产175公斤左右,最高可达275公斤。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生育期120天,生育活动积温2400 ̄2500℃,在黑土平原区以及…  相似文献   
27.
叶面施肥对大豆合丰42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花期、荚期进行叶面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施肥较明显地增加合丰42的产量、油分产量、蛋白质产量、油分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对蛋脂总量影响不明显。分析不同处理组合对合丰42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可以找到合丰42叶面施肥的最佳经济阈值(A1B6,A1B4,A1B5),即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8.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29.
SSR标记开发软件SSR MINING 1.0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分析数量迅速增加的EST序列开发SSR标记的有力工具。【方法】通过对SSR标记本身的特点以及排列组合原理的分析,提出快速有效的SSR标记开发算法,并应用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对2004年8月2日至2005年6月12日之间公布在NCBI上的22 161条大豆EST序列,进行了SSR标记的检索。【结果】通过对现存SSR标记开发软件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总结与分析,编制完成SSR标记开发软件SSR MINING 1.0。经过检索共发现2 068个SSR标记,应用DNAMAN对其中30个标记进行了引物设计,并合成进行试验验证,最终获得了14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结论】SSR MINING 1.0是一个高效、灵活、界面友好、使用简便的SSR标记开发软件。  相似文献   
30.
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大豆品质入手,依据大豆化学品质与地理分布、环境条件、地理状况、土壤类型、气禾躜件与大豆商品贸易和利用的关系,把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区域分成三大区,即东西部高油大豆生产区(Ⅰ区),该区分成二个亚区,西部高油大豆产区(Ⅰ区-A)与东部的高油大豆产区(Ⅰ区-B);中部与东南部的高蛋白生产区(Ⅱ区),该区分成二个亚区,中部高蛋白生产区(Ⅱ区-A)与东南部高蛋白生产区(Ⅱ区-B);北部与东部沿江地区的蛋白油分平衡区,该区分成二个亚区,北部蛋白油分平衡区(Ⅲ区-A)与东部沿江地区蛋白油分平衡区(Ⅲ区-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