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3 毫秒
61.
目前我国缺少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需加大研发力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具有高通量、高精度和费时少等显著优点.为促进GWAS在大豆遗传和育种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在介绍GWAS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其在大豆各主要农艺特性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并对GWAS的优缺点和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2.
热激蛋白Hsp90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体中高度保守蛋白质之一,大量研究发现其参与生物体应答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蛋白降解及转运等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因此在许多物种中热激蛋白Hsp90基因家均被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大豆中Hsp90基因家族详细信息尚不清楚,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共有13个Hsp...  相似文献   
63.
医学学报校对工作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学报校对工作的管见陈庆山,邓丽琼(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湛江524023)刊物在付印之前均要进行校对工作,校对质量可直接影响刊物的质量。校对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和繁重的劳动,它容不得半点粗枝大叶,一字之错,轻者使人反感,重者(一字或一个重要数据之误...  相似文献   
64.
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是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属(Ceratopteris)的蕨类植物[1]。中国境内有2种:水蕨和粗梗水蕨(C.pterioides)[1],分布于长江以南,湿生,茎叶入药治胎毒、消痰积,嫩叶可做蔬菜[1],同时是研究性别决定和基因定位的良好材料[2]。水蕨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可用于农田环境监测,洗涤剂、除草剂、重金属镉等污染对水蕨或粗梗水蕨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65.
为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稳定性QTL,从而为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源自美国大豆Charleston和中国品种东农594杂交获得的147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三种生态环境下三年数据估算的Shukla稳定性方差对大豆蛋白含量进行了遗传和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检测大豆蛋白稳定性QTL得到2个QTL,分别为qPRO1-1和qPRO17-1,位于连锁群A1和L上,贡献率分别为4.70%和5.73%,共解释10.43%的表型变异。利用混合区间作图法MIM检测到2对上位性QTL,互作染色体为A1×G和A1×A2,上位效应分别为0.19**和-0.22,贡献率为12.82%和17.42%,共解释30.24%表型变异。本实验分析多个环境下的数据,考虑到了QTL 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在三种环境条件下分析QTL,检测到了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稳定出现的QTL位点。控制大豆蛋白含量的QTL位点,都表现出明显的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其中稳定性较好的QTL和公共图谱上定位的调控大豆蛋白质含量的QTL prot 1-7、cq oil003、oil8-1, prot 17-5、prot 2-1、prot 12-1等在区间上一致。  相似文献   
66.
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油份蛋白含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寻与大豆油份含量、蛋白含量相关的关键位点,本研究选取中国东北地区92份大豆主栽品种及常用种质资源品种群体基于蛋白含量和油份含量的Meta分析,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类群划分评价,估测样本群体的结构,应用简单线性模型分析与大豆油份含量、蛋白含量相关的的位点。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迭代测试,当K=5时,即该资源群体可以分为5个亚群时,为最稳定的分类结果,并在显著水平下(p<0.05),贡献率大于1%的标记中,得到与大豆油份含量相关标记有Sat_412,Sat_195,Satt317,Sat_187,Sat_195,Satt255,Satt713,Satt468,Satt267,Satt686,Sat_294和AZ302047,对油分含量的总贡献率为39.54%。蛋白质含量相关标记有Satt683,Sat_311,Satt578,Satt181,Satt317,Satt700,Satt713,Satt255,Sat_242和Satt720对蛋白质含量总贡献率为48.39%。这些重要的标记位点为大豆油份含量和蛋白含量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7.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s,PRs)是病理或病理相关环境下诱导产生的一类蛋白,它的产生与积累是植物体应答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大量PR蛋白被鉴定,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生物功能以及进化关系等将PR蛋白分为14个家族。然而,在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大豆中发现的PR蛋白却很少,本文通过搜索拟南芥、水稻、玉米以及豆科植物所有的已有的PR蛋白,根据其保守结构域利用BLAST程序和HMMER程序同时预测大豆中可能存在的PR蛋白,通过两种方法的预测和比较整合,共得到大豆9个家族的36个PR蛋白序列。并对它们的连锁群分布、基因结构、基因长度及进化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PR家族成簇分布于Gm05、Gm10、Gm13、Gm15、Gm17、Gm19和Gm20等几个连锁群,基因普遍存在序列较短,大部分都小于1000bp,且内含子数目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的特点。在PR4家族中,其家族成员亲缘关系都非常相近,而PR1-4和PR1-3等与该家族其它成员亲缘关系较远的情况。本研究结果预测的PR蛋白为大豆抗病育种以及抗病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大豆中其它家族基因预测研究以及其它物种基因家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大豆(Glycine max)原产于中国,高品质的大豆在食品、饲料、纺织品等多种加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选育高品质大豆已成为育种者和生产者的聚焦问题。通过对大豆脂肪酸各组分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为大豆品质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 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和东农594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s)、以栽培大豆绥农14与野生大豆ZYD00006为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个群体的脂肪酸含量,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遗传改良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图谱,通过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和ICIMapping软件对2017—2018年RIL群体与CSSL群体中的大豆脂肪酸组分进行QTL定位研究,并对所获得的QTL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结果】 2017—2018年,RIL群体和CSSL群体分别定位到34和20个与脂肪酸组分相关的QTL,分布在除B2、C1、G、H、J、M和O以外的13个连锁群上。比较2个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发现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其中,分布在A1、C2、D1a、F、K和N连锁群上的QTL与多种脂肪酸含量相关,在A1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C2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D1a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F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K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重叠的QTL;在N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重叠的QTL。对QTL定位获得的所有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从基因注释数据集中共筛选出485个候选基因,其中,271个候选基因具有GO注释,进一步进行GO富集数据分析,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主要通过编码植物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P)硫酯酶、脂肪酸去饱和酶、磷脂酶D1、脂肪酸-羟化酶、丙酮酸激酶和参与酰基辅酶A生物合成、调节脂肪酸链的延伸,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结论】 共检测到54个与大豆脂肪酸各组分相关的QTL,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对QTL定位获得的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筛选,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这些稳定的脂肪酸相关的QTL和脂肪酸相关的候选基因可用于大豆脂肪酸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9.
以高油品种东农46为试验材料,采用N、P、K、NP、NK、PK、NPK七种种肥处理,每种种肥四个水平,探讨了各种肥料在开花后45~65 d对高油大豆籽粒蛋白质、油分产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花后55 d蛋白质产量最高,花后65 d油分产量最高,K对油分产量积累作用明显,K肥高水平蛋白质产量最高,NPK低水平肥力油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0.
不同种肥对高油大豆籽粒蛋白质、油分含量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高油品种东农46为试验材料,采用N、P、K、NP、NK、PK、NPK七种种肥处理,每种种肥四个水平,探讨了各种肥料在花后45~65天对高油大豆籽粒蛋白质、油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花后55天蛋白质含量最高,花后65天油分含量最高,NPK低等水平肥力油分含量最高,N肥中等水平肥力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