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水泵水轮机压力脉动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脉动是影响水泵水轮机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现有研究更多关注高频压力脉动的频域和传播特性,而小于叶频的低频也是压力脉动的主要来源。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压力脉动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不易遗漏主要频率成分。通过从蜗壳到尾水管布置不同的压力脉动监测点,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泵水轮机分别在水轮机和水泵工况时,过流部件内压力脉动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的上下游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水轮机和水泵工况下,无叶区压力脉动幅值最大,主频为叶频及其倍频,向上下游传播时,急剧减少,传播性较弱;压力脉动幅值较小的转频,向上下游传播时衰减较少,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其它监测点处小于叶频的频率成分增加。水轮机工况时,形成于蜗壳进口和锥管处小于转频的低频频率,具有较强的传播性,而转轮可以削减其传播能力。水泵工况时,小于叶频的频率成分大多在无叶区最大,向上下游传播时有所衰减;低频f/fn=0.006具有较强的上下游传播特性,偏离最优工况时,向上游传播会有所增强;转频的倍频f/fn=3的压力脉动幅值较小,但在整个流道中无衰减。  相似文献   
52.
双吸离心泵叶轮内泥沙磨损非定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吸离心泵广泛应用于黄河沿岸的泵站中,其主要部件叶轮普遍存在磨损问题。叶轮是高速旋转的部件,存在动静干涉作用,导致叶轮内的磨损特性是非定常的。采用欧拉-欧拉方法对双吸离心泵进行固液两相流非定常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叶轮壁面上的磨损率、冲击角、固相体积分数和速度的非定常特性。结果表明,叶轮表面磨损率、冲击角、固相体积分数和速度均具有周期性,等于叶轮旋转周期;定常计算的磨损率远小于非定常结果,定常计算不能准确预测磨损率。磨损最大部位为叶片头部和尾部。冲击角对磨损损失具有增强或减弱的作用,冲击角脉动曲线与磨损率脉动曲线相似。固相体积分数对磨损脉动特性影响较小,对磨损率有所影响。固相速度对磨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3.
虽然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受农机装备和作业模式不同的影响,一般是机械投入多、作业环节多、作业质量低、作业效率低,与高质高效的生产水平之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依托湖沟镇生产实际,结合现代智能农机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探讨,为其提供一条高质高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4.
针对径向直叶片水轮机轴面流道做混流式和全径向式布置时对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径向直叶片水轮机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轴面流道进行转轮设计,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其外特性和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均能适应超小流量和较宽的水头变化范围,采用混流式流道方案时最优数值预测效率为81.4%,较全径向式流道方案偏大1.8%,并具有较高的过流能力。经试验检验混流式流道方案的最优效率约74.2%,基本满足超小流量余能回收的需要。研究成果为超小流量余能回收水轮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