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壤中筛选并鉴定一株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菌,并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H13菌株的最优培养基组成:胰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5 g/L,氯化钠10 g/L,葡萄糖8 g/L,蔗糖6 g/L,干酪素6 g/L,硫酸镁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2,发酵时间35 h,接种量300μL种子液,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28℃。  相似文献   
22.
大针茅草原地上最高生物量与土壤贮水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半干旱草原大针茅群落最高地上生物量与土壤贮水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认为,6月中旬至8月初是土壤水分影响年度最高生物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6月底以前与7月初以后土壤水分对地上最高生物量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0~30cm和0~40cm土层内的水分对地上生物形成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确定侧耳素类抗生素对植物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截短侧耳素、泰妙以及沃尼妙林溶液培养3个科的5种植物种子,观察幼芽生长情况。通过试验,分别得到截短侧耳素、泰妙菌素、沃尼妙林对红豆、黄豆、玉米起促进作用的浓度范围、最大促进浓度、抑制作用起始浓度,但活尼妙林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对玉米未表现出促进作用;还得出对于绿豆和白菜,3种侧耳素类抗生素在质量浓度0.002~0.800 mg/mL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都抑制幼芽生长,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侧耳素类抗生素在高质量浓度下都对植物幼芽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化合物对不同植物的作用效果不同,低质量浓度下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石林景区岩溶湖泊湖滨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利用类型图及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石林景区岩溶湖泊湖滨带3 a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解译与制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类型指标和景观格局指标对研究区22 a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1982-2004年湖泊面积减少215.05 hm2,除有林地面积持续增长及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以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不同程度的减少。另外,除1982年其他未利用土地全部开发以致该地类消失以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斑块数量均显著增加。景观破碎度指数明显增长,人类生产生活对湖滨带土地利用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钴~(60)-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二色胡枝子,结果显著的抑制幼芽生长并降低活力,但对发芽率和解除种子硬实无明显影响。按多靶单击模型 y=1-(1-e~(-rD))~n 拟合剂量效应曲线,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所求得的二色胡枝子适宜辐射剂量是40~50KR。  相似文献   
26.
γ射线诱导萝卜种子超弱发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在一块面积为60m×60m 的样地上用重复距离倍增的方法布置了72个取样点,初步研究了草原地区普通栗钙土(暗栗钙土)湿度的空间变异及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在天然植被覆盖下的暗栗钙土,浅层的土壤湿度大,其变异程度也较高,计算平均含水量的土层越厚,则相对变异程度越小。各层土含水量的统计特征都遵循正态分布。浅层相关距离较短,多层平均含水量的相关距离近于各层相关距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28.
土壤的时空变异是土壤特性的测定及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土壤性质。为了探明栗钙土硬度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变异规律,我们用日本藤原制作所产土壤表面硬度计测定了蒙古高原上草地典型栗钙土、暗栗钙土及沙质栗钙土的表层土壤硬度,比较研究了围封禁牧20多年硬度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下的土壤,与持续过度放牧干扰后硬度增加了2~3倍的土壤和曾经过度放牧、现在禁牧后硬度下降的土壤的硬度及其变异特性。结果表明:栗钙土的土壤硬度的标准差与其平均值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干扰变化后土壤的硬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土壤硬度的变异系数却变化很小(<0.5倍),土壤硬度发生变化后,土壤硬度的极值、中值、极差和标准差都变化了相同的比例。无论高硬度土壤还是低硬度土壤,其空间不同样点上的测定值的统计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自相关分析表明,高硬度与低硬度典型栗钙土沿南北方向的空间自相关距均为2.3m左右,高硬度和中硬度沙质栗钙土的自相关距分别是1和2m左右。其它各样地在大于1m的几米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相关距。这表明外界均匀干扰引起的土壤硬度的变化,对土壤硬度的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明显的影响。根据方差和平均值的定律推断,(1)在受到放牧干扰后,土壤硬度的标准差与平均值变化了相近甚至相同的倍数;(2)如果两点间的土壤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这两点间土壤硬度的差值将与两点间硬度的平均值变化相同的倍数;(3)土壤硬度可能发生倍乘变化,即一定条件下,一定强度的干扰将会使土壤硬度变化一定的比例;(4)空间不同位点上的土壤硬度具有协比变化的特性。这些均是土壤性质秩序稳定性的决定条件。  相似文献   
29.
以紫花白和晋薯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同一个体植株中,处于不同生长阶段上的块茎,其内源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始形成的块茎(块茎直径1cm左右)中ABA和GA3含量最高,但GA3/ABA的比值则较低;之后随着块茎的膨大,ABA和GA3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但ABA的降低速度大于GA3,从而使GA3/ABA的比值逐渐增高,到块茎成熟时,ABA和GA3都有所增加。而由块茎迅速膨大到成熟的过程中,GA3/ABA的比值则又逐渐降低。两个品种在块茎生长过程中,内源GA3和ABA的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成熟期块茎平均直径较大的紫花白,当块茎直径小于5cm左右时,其中GA3的含量大于相应大小的晋薯2号,后期两个品种之间则基本无差异;而ABA的含量在两个品种之间则始终无多大差异;因此使GA3/ABA的比值在块茎直径小于5cm以前紫花白大于晋薯2号。因此我们认为GA3和ABA在块茎开始形成与膨大及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发育具有负反馈调节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各类型马铃薯氮素养分吸收特点,给予生产施肥环节中一定的理论支持,选择了5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费乌瑞它’、‘克新1号’、‘陇薯3号’和‘夏坡蒂’),在武川县大豆铺村进行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氮素吸收量、积累速率以及转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马铃薯的氮素阶段积累量的峰值出现于出苗后的60~75 d。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氮积累总量最小,为610.85 kg/hm^2;而中晚熟品种‘大西洋’的氮积累总量相对较大,达到847.56 kg/hm^2。全生育期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呈现递减趋势,在茎秆中的分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块茎中的分配呈现递增趋势。叶、茎秆、块茎中氮素分配率在全生育期中的变化区间分别为(29.9%,93.0%)、(6.6%,36.7%)和(0,59.9%)。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氮素吸收方式差异较大,大田施肥管理需做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