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为提高抗白叶枯病新品种选育效率,减少育种的盲目性,本实验以87份杂交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稻白叶枯病鉴定,同时在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白叶枯病表型聚类和SSR分子标记聚类相结合方式进行分析,选择在抗白叶枯病方面具有优势的亲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优良不育系望S、粤禾丝苗、Y58S和优良恢复系R301、N111S为亲本的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的等级较低。在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筛选出36对具有多态性位点的SSR引物,分子量范围为90~200 bp;共扩增出118个等位基因,87份杂交稻品种在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平均为3.3个,范围为2~6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52,变幅为0.096 (SSR03)~0.764 (SSR19)。亲本不育系望S、粤禾丝苗、Y58S和恢复系R301、N111S在选育抗白叶枯新品种时具有一定育种价值,可以为育种家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就"生物防治"、"标准防治"、"农民自防"和"不用农药"4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和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用农药的情况下,水稻害虫的发生为害严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稻谷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接近,但"农民自防"模式中4代二化螟虫伤株率高,表明这种模式具有盲目性和风险性,可能是某些年份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民自防"模式用药量大、频次高,对生态环境和农药残留产生不利影响.以稻鸭共作和使用生物农药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模式对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但显著低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产量仅为"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的55.15和59.60,在防治效果和产量方面仍有提高的潜力,但其经济效益比"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高出80~120元/667m2.研究表明,引导农民从"农民自防"模式转向"标准防治"是非常必要的,"生物防治"模式在有机稻生产中有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3.
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kuw),危害树木枝梢,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河南省中部部分市、地农田林网、围村林暴发成灾,造成3%~5%的林木枯死。为保卫平原绿化成果,采用树干基部注射50%甲胺磷原液及与水混合的1∶1药液,取得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4.
选取平菇六月灰(PoL)、大毛木耳(AhI)、茶树菇(Aa)共3种食用真菌接种于稻秸混合基质,进行20 d发酵培养,长满菌丝后收集稻秸菌糠(菌菇菌糠一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采集山羊瘤胃食糜液,开展为期72 h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分析,探究不同食用真菌发酵处理对稻秸营养成分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oL和AhI组粗蛋白质(CP)质量分数显著高于Aa组的,AhI和Aa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质量分数显著低于PoL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甲烷、氢气及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液pH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由此得出,PoL稻秸处理组的CP质量分数较高,相比发酵前栽培料NDF和ADF降解程度较低,但体外发酵特性均优于另外2种真菌处理组,实际生产中可采用PoL发酵稻秸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水稻茎秆形态性状、化学成分含量和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分析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为抗倒伏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以3个水稻新两用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所配的15个组合为材料,2015年,以4个水稻新两用核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以单茎抗推力作为抗倒性的评价指标,研究水稻茎秆形态、化学成分含量、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结果】2014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茎抗推力与秆长、单茎鲜重、弯曲力矩、粗纤维含量、硅含量和小维管束数目呈显著正相关;2015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茎抗推力与秆长、茎粗、单茎鲜重、弯曲力矩、粗纤维含量、钾含量、硅含量、大维管束数目和小维管束数目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秆长、单茎鲜重、弯曲力矩、粗纤维含量、硅含量和小维管束数目与单茎抗推力的相关性在2年的试验中均达显著水平。2014年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弯曲力矩、硅含量和小维管束数目对单茎抗推力具有正向作用;2015年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秆长、茎粗、粗纤维含量和小维管束数目对单茎抗推力具有正向作用。2年均入选回归方程的性状有小维管束数目。单茎抗推力的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和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两年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单茎抗推力的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水稻不育系075S和023S,水稻恢复系R276、R964、R527和R389的单茎抗推力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结论】秆长、单茎鲜重、弯曲力矩、粗纤维含量、硅含量和小维管束数目是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因素。单茎抗推力的遗传由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不育系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交组合的抗倒能力影响较大。不育系075S和023S及恢复系R276、R964、R527和R389的单茎抗推力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用于抗倒伏杂交水稻组合的配制。  相似文献   
96.
不同处理方法对地锦草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温度、pH值和湿度处理对地锦草(Euphorbiae humifus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值和湿度对地锦草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地锦草种子在30℃左右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52%和22.6。不同pH值处理时,pH值为7时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48%和23.79。不同湿度处理时,当湿度为90%时,地锦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55%和23.02。  相似文献   
97.
通过布局合适的蜜源植物,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害虫防控服务,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生境管理技术。然而,如何筛选理想的蜜源植物是保护生物防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构建蜜源植物对寄生蜂寄生能力影响的数据库,分析了不同蜜源植物的效应值与寄生蜂和蜜源植物关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序类型是筛选蜜源植物的最重要特征,其中复伞形花序植物的花对寄生蜂寄生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花单生、头状花序和穗状花序植物的对寄生蜂寄生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赤眼蜂等微小型寄生蜂的生殖潜力的高低对其取食蜜源植物后的寄生能力影响不显著。寄生蜂的寄主类型、种群类型等不会影响蜜源植物对赤眼蜂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98.
以高粱、水稻、油菜、萝卜4种作物的种子为受体,研究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上部水浸提液处理T1(0.5mg/mL)、T2(1.0 mg/mL)、T3(2.0 mg/mL)、T4(4.0 mg/mL)和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下部水浸提液处理C1(0.5 mg/mL)、C2(1.0 mg/mL)、C3(2.0 mg/mL)、C4(4.0 mg/mL)对4种作物的萌发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 mg/mL)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可促进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高浓度(2.0、4.0 mg/mL)则抑制种子萌发;各处理对受体幼苗的根长、苗长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美洲商陆地上部、地下部水浸提液可降低4种作物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提高了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由此可知,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高粱、水稻、油菜、萝卜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99.
<正>羊肺炎支原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羊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这两种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羊只均易感发病,尤以3岁以下羊只最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寒冷潮湿、营养缺乏、羊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  相似文献   
100.
真菌除草剂具有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目前具有生物潜能的真菌主要集中在盘苞菌属等9个属中,国内外已筛选出对多种杂草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部分菌株防治效果可与化学除草剂相媲美;但其寄主专一性高、发酵与制剂加工困难等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同真菌间的混用、真菌与低剂量化学药剂间的混用及可克服其限制因素,提高病菌致病力;此外,制剂加工方法的改进,病原微生物与昆虫制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在菌株改良上的应用成为真菌除草剂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