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76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79篇
  64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究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长白公猪的精液品质及精子DNA损伤差异,为筛选出高繁殖力种公猪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优化猪场人工授精工作及提高种猪场的经济效益。【方法】选取12头法系长白公猪,通过分析繁育数据将其分组为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公猪,各6头;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公猪精液品质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高繁殖力公猪的平均窝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均极显著高于低繁殖力公猪(P<0.01,下同),但二者的畸胎数和死胎数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高繁殖力公猪精子的前进运动率显著高于低繁殖力公猪精子(P<0.05,下同),而精子畸形率极显著低于低繁殖力公猪,但二者在近端原生质滴率、远端原生质滴率及折尾率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除了高繁殖力公猪精子的曲线速率(VCL)显著高于低繁殖力公猪外,其他的运动参数均无显著差异;高繁殖力公猪的精子DFI和ROS水平均极显著低于低繁殖力公猪。长白公猪产仔数与各项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分析发现,公猪产仔数与精子DFI呈高度负相关(r=-0.85)、与精子畸形率(r=-0.70)和精子ROS水平(r=-0.78)呈中度负相关;公猪精子畸形率与精子DFI(r=0.63)和ROS水平(r=0.62)呈中度正相关;精子DFI和ROS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3)。【结论】精子DNA碎片化与公猪繁殖力密切相关,即精子DFI可为评估公猪精液品质及繁殖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筛选种公猪时精子DFI检测可作为公猪精子质量评估的补充手段,以协同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精率及猪场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2.
适宜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的胡麻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会宁县半干旱区于2010—2016年对引进的20个胡麻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亚8号、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4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栽培的主推胡麻品种。9622、97047、坝亚11号、陇亚杂3号4个品种参试年限虽短,但增产效果明显,有望成为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栽培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83.
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结构调整,百色市桑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增加桑农收入,开展夏伐桑园套种红薯模式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夏伐桑园中套种红薯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比较了不防除杂草、不整枝打权、喷施缩节胺、设置黄板、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及邻作诱集作物等不同生态带棉田与其对照棉田的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棉蚜发生期,棉田临近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及时防除杂草、条带种植玉米、绿豆和向日葵诱集带、整枝打权均对棉蚜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玉米、蔬菜和果树与棉花邻作对棉田苗蚜发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对后期棉田棉蚜未见抑制作用;后期应根据预测预报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85.
吡虫啉缓释剂防治麦蚜效果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处理(A.用2%的缓释型吡虫啉颗粒30 kg·hm-2和种子掺匀后播种;B.对照1,用600 g·L-1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 g·kg-1对种子包衣后播种;C.对照2,不处理的种子直接播种),采取随机排列,研究缓释型吡虫啉颗粒在小麦生长后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处理的防蚜效果明显,在4月20日至5月30日的5次调查中,均未见到蚜虫,而B处理虽有蚜虫发生,但和A没有明显差异,C处理和A、B两处理有及显著差异,蚜虫发生量大。在对产量的效应中,A处理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千粒重,进而增加产量,而B、C两处理没有这种效应。在品质检验中,选取处理A和C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处理A、C均未检出吡虫啉残留,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上,处理A对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明确不同外源维生素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提高甜玉米种子萌发率及培育壮苗的方法,为生产中选用维生素浸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储存1年以上的甜玉米品种"中甜1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10,50,100,200mg/L)的VB1、VB2、VB6、VB12、VPP、VM和VC在25℃条件下浸种24h后播种,研究甜玉米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对VB1、VB2、VB6、VB12、VPP、VM和VC处理的生理响应。【结果】除维生素B6(VB6)外,VB1、VB2、VB12、VPP、VM和VC处理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甜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50~100mg/L VC、VPP处理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甜玉米种子萌发率和幼苗苗高、根长、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幼苗质量高。VC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甜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外源VC和VPP可以作为研制甜玉米种子处理剂的材料。  相似文献   
87.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它不仅是一项约束司法者的法律适用原则,也是约束立法者的立法原则。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究"法不溯及既往"作为立法原则的法哲学基础。"法不溯及既往"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合理可期待的信赖利益;法的安定性追求是通过法律之规范功能所维持的社会秩序之安定状态,"法不溯及既往"是法安定性的具体化表达和必然要求;"法不溯及既往"与法的自由、秩序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8.
云南垦区第一家敬老院——黎明农场敬老院开办干2003年3月。五年来,全体工作人员以细致、周到、优良的服务,吸引了89户、100余位老人入住该院,赢得了老人们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89.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鹅、鸭和鸡骨髓内红细胞和白细胞发生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鹅骨髓内红细胞系的体积比鸭的略大。光镜下鸭、鹅异嗜性粒细胞 ,在早幼阶段胞质内出现少量圆形颗粒 ;在晚幼阶段出现较多暗红色的圆形、杆状、梭形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在早幼阶段胞质内出现少量着桔红色的圆形颗粒 ;晚幼阶段颗粒多呈杆状 ,胞核轮廓清楚。嗜碱性粒细胞在各阶段胞质内散布紫红色的细小颗粒。电镜下鸡原始红细胞多附着在窦壁上 ,核周隙窄 ,核孔数量较多 ;而成熟红细胞多分布在近血窦中央处 ,核周隙宽 ,核孔数量较少。异嗜性颗粒在早幼阶段可分 A型和 B型。嗜碱性颗粒分为 型和 型 ,它们分别在中幼和晚幼阶段出现。嗜酸性颗粒呈均质的圆形  相似文献   
90.
豫南大别山区,板栗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品质差,产量低。据统计,信阳县现有板栗种植面积27万hm2,年总产量不到2000万kg,平均产量仅700kg/hm2。为此,我们从70年代开始就对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经过20多年试验探索,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