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判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保定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最终算出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数。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划分标准,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绘制保定市2001年和201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空间格局图,并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0年保定市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都处于逐年增加态势,土地可持续利用系数虽趋于平稳,但处于较低可持续利用状态;(2)涞源县、蠡县和阜平县土地利用为中等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大于0.4,定州市和保定市生态严重超载,为很低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小于0.2,高阳县、顺平县、涞水县、清苑县、雄县、曲阳县和安国市为稍低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处于0.30~0.39之间,其他地区均为较低可持续区,可持续系数处于0.20~0.29之间。  相似文献   
22.
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了冲积平原区潮土经多年耗竭后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特点及供磷特性.结果表明,该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以Ca-P为主,占无机磷总量的80%以上,O-P占无机磷总量11.6%,Fe-P和Al-P较少,均不到无机磷总量的5%.在培养过程中,CK和NK处理的Ca8-P、Al-P、Fe-P和O-P表现得十分活跃,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渐上升趋势,Ca2-P和Ca10-P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变化不大.NPK处理中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都是增加的趋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Ca2-P,为300%.该土壤的Fe-P、Al-P对小麦的贡献率都很大,二者之和几乎与Ca-P相平;Ca-P中Ca2-P和Ca8-P在不同施肥管理中表现的贡献差异很大,Ca10-P的作用表现为负值.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水浸法、土柱淋溶法和盆栽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水浸和土柱淋溶试验中,FCU与RCU-J、RCU-C氮素释放差别很大,而RCU-J和RCU-C氮素释放具有相似性,并且与在水中相比,FCU在土壤中氮素释放速率明显降低,氮素释放曲线变化较大.苗期的玉米盆栽试验中,过量、适宜水分条...  相似文献   
24.
土壤养分限制谱序的知识表达和判别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土壤养分限制谱序的知识表达体系在可行性方面的讨论 ,认为以土壤养分自身的行为特点 (土壤养分 )作为谱序的评价指标和表达方式目前没有较好的理论和方法可遵循 ,难度较大。用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的“支撑产量”揭示和判别土壤养分限制谱序是目前较好的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用“支撑产量”判别出试验区小麦的土壤养分限制谱序为N >P >K >Zn、Mn >B >Cu、Fe ;玉米的谱序为N >P、K >Fe、Zn >B、Cu、Mn。说明用支撑产量判别谱序是科学合理的 ,为土壤养分限制的系统研究铺垫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5.
河北省不同耕作区综合产能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综合产能精确地核算了耕地系统内部每个梯级绝对值水平,是农用地分等工作的深化与延续.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抽样样点构建理论产能核算模型,利用等指数与现实抽样样点构建现实产能核算模型,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在河北省从东南-西北选取霸州、栾城、遵化、张北为典型耕作区域,分析不同耕作区产能差异及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四个研究区域理论总产为2.52×109kg,现实总产为1.88×109kg,均高于实际总产1.44×109kg,不同层次产能差异明显;各层次单产水平次序同自然等指数次序是一致的,依次为栾城县>遵化县>霸州市>张北县;空间分异的大小取决于区域单产的浮动水平,空间变异程度依次为霸州>遵化>张北>栾城.通过核算结果对比证实了从农用地分等多个层次上测算综合产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是深化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以廊坊市为实证采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建设用地供应模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该区域由于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要求,另外也没有成熟的土地供应理论和方法可以借鉴,因此建设用地供应也摆脱不了"以需定供"的模式。其结果导致增加建设用地的渠道是以外延扩展为主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果欠佳、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难以把握等问题。因此改变现有的建设用地供应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已从单目标的增加耕地面积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发展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合理测算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基础上,结合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对耕地整理质量潜力的确定进行了探讨,并以卢龙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耕地整理数量和质量潜力的综合分区,计算得出耕地整理近期可实现利用潜力1.36万t,远期理论利用潜力4.55万t,并划分出卢龙县近期耕地整理重点区域和远期耕地整理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8.
鉴于BP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优势,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9-5-1结构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87-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以2006年的粮价政策、农资投入量和农民收入等数据作为网络的预测输入,对该年的河北省粮食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粮食单产的相对误差为0.86%,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河北省易县观坐岭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土壤在不同海拔和坡位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随海拔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40%和35%;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比较复杂,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不同坡位土壤养分表现出向下汇集的趋势,下坡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上坡位和中坡位养分含量,但有机质变化趋势相反,是人为活动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不相关;各养分含量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之间分别呈相关关系,速效磷与速效氮相关显著,与速效钾无相关性。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河北农业大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编制的过程、思路和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初步归纳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三大模块,即由测量与地质地貌识别能力和遥感与地理信息分析能力共同构成的专业基础能力,由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能力、土地评价与评估能力、土地规划编制能力、土地整治工程设计能力和土地确权登记能力等构成的核心能力,以及由土地政策解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等构成的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