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0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12.
研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在区域分布上,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存在正向影响,且依次在1%、10%以及5%水平上显著。因此,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受到资源禀赋等条件限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有限,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