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甘肃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君义  张继  冯洋洋  黄玉龙  李佳佳  邢润苗  魏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55-10057,10091
甘肃是我国花椒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通过对甘肃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甘肃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0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为:2-甲基庚烷(14.70%);3-甲基庚烷(12.22%);庚烷(7.73%);3-甲基己烷(6.61%);辛烷(6.12%);2,3-二甲基戊烷(6.04%);2,4-二甲基己烷(5.82%)。3-乙基戊烷(4.99%);2-甲基己烷(4.47%);甲基-环己烷(3.88%);2,3-二甲基己烷(3.53%)。上述11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6.11%。首次报道了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对肌肉内环境、细胞凋亡因子及嫩度的影响,以经环孢菌素A(CsA)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成熟过程中肌肉内环境指标、凋亡因子及嫩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4~120 h时间内,CsA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宰后6 h、72~120 h,CsA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6~168 h,CsA组AT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在宰后12 h、72~168 h两者之间AT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熟过程中CsA组MPTP开放程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成熟前期CsA组胞浆中Cyt-c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成熟后期CsA组胞浆中Cyt-c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整个成熟过程中(除72~120 h),CsA组caspase-3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CsA组Hsp27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2~24 h,CsA组剪切力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表明CsA能够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影响肌肉内环境、caspase-3活性、Hsp27表达,剪切力及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说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肌肉内环境变化及宰后牦牛肉嫩化具有重要影响,且可以通过控制宰后肌肉细胞凋亡发生进程来调节肌肉内环境变化及肌肉嫩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冷浸乙醇提取法对兰州人工引种栽培的6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中的总黄酮和总皂甙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并且采用重量法和3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乌拉尔甘草根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光光度测定方法中,黄酮含量以直接测定法为最高,硝酸铝显色法次之,氯化铝显色法最低。直接测定法测定样品中的黄酮含量因不受显色剂干扰,测定结果相对更为准确可靠。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相对野生甘草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但仍可作为野生药用甘草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