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对凤鲚Coilia mystus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线粒体DNA(m itochondrial DNA,m tDNA)的12SrRNA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排列比对后,获得该基因365 bp的一致序列。在所测得的42个序列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其中长江群体有2种,珠江群体有4种。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263和0.610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4%和0.192%。凤鲚长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3%,珠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3%~0.5%,长江群体与珠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8%~1.4%。邻接树显示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各自形成一个单系类群。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82.80%,提示两者可能有相互隔离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12.
为阐明凤鲚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凤鲚长江(21尾)、闽江(22尾)和珠江(22尾)群体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共获得3群体cyt b基因片断607 bp的一致序列.序列有102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6.8%,其中68个为简约位点.各单倍型的变异全部是转换或颠换,无插入和缺失.(A T)含量为57.6%,大于(G C)的含量42.4%.核苷酸多态性以闽江群体最高,其它两群体较低.自然选择检验显示3群体内部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自然选择作用.在所获得的65个序列中,共检测到34种单倍型.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3%~1.2%之间,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8%~10.8%之间.长江群体与珠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为10.8%,长江群体与闽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10.6%,而珠江和闽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8%.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0.25%,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75%,提示群体间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提示长江群体和闽江以及珠江群体间的分化可能已达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探究甲壳类幼体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机理,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投喂组和饥饿组,处理3 d后对不同组别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79 581个unigene,平均长度1 065.44 bp。Nr数据库共注释20 061个unigene。DESeq分析筛选出5 621个差异表达基因,饥饿组相比对照组2 641个上调、2 980个下调。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表明,共254条GO Term显著富集(矫正后的P值小于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60条KEGG pathway显著富集(矫正后的P值小于0.05)。基于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了一系列与饥饿胁迫相关的代谢通路,如DNA复制、细胞凋亡、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研究表明,饥饿胁迫干扰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细胞分裂和凋亡,影响了体内的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苗种的健康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并丰富拟穴青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4.
115.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0—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FA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门槛特征。结果表明:FDI对两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具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FDI对科研产出效率的影响先不显著,系数由负变正,后跨过“分化”门槛,变为正向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双拐点”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