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0篇
  1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最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采用模型方法准确地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一般建立在对不同景观类型、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过程以及功能之间关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首先找到景观格局对过程的影响方式,建立数量关系,其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集成数学模型,优化土地利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演变、优化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研究趋势:多模型、多方法、多技术的有机集成;区域生态安全标准量化的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及利益协调的管理手段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改进力导向模型的生态节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提高景观之间的连通性。而生态节点的布局优化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增加稳定性,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磴口县为研究区,在现有生态网络基础上,改进了HV算法的力导向(force-directed)模型,通过优化生态节点的布局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磴口县选取的局部研究区内,与HV算法相比,改进force-directed模型优化的生态节点布局覆盖率达到90.79%,提升了4.08个百分点;平均聚类系数升高至0.071,是未改进HV算法的1.4倍;分布均匀度降低至2.629,比未改进HV算法降低了0.629。通过模型优化使得网络结构清晰、生态节点布局均匀,节点覆盖率更高,表明优化后生态网络结构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枣和火龙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2种水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分析2种水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差异,长期和急性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枣(全果)、枣(果肉)、火龙果(全果)和火龙果(果肉)中吡唑醚菌酯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7 d时残留量分别为1.27~1.99、1.36~2.13、0.097 5~0.163 mg/kg和0.01~0.017 3 mg/kg;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14 d时残留量分别为0.931~1.68、0.999~1.80、0.057~0.15 mg/kg和0.011 4~0.018 9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83 m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97%。枣(儿童)、枣(成人)、火龙果(儿童)和火龙果(成人)中吡唑醚菌酯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01 07、0.006 10、0.000 675、0.000 939 m...  相似文献   
114.
林业生物质原材料储藏过程中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本文综述了林业生物质在储藏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结合当前常规储藏方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控措施,为林业生物质低碳利用提供环境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5.
116.
建立甲哌鎓和烯效唑在李果实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分析甲哌鎓和烯效唑残留量差异,评估2种农药残留长期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样品前处理为QuEChERS方法,残留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李果实甲哌鎓和烯效唑在储藏183 d时,降解率分别为13%和14%,残留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储藏较为稳定。李果实甲哌鎓和烯效唑在2个采样间隔期时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甲哌鎓和烯效唑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NEDI)每千克体重分别是0.355 918、0.033 007 mg,分别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2.90%和2.62%。李果实甲哌鎓和烯效唑的所有人群和儿童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short term intake,NESTI)每千克体重均为0.000 095 4 mg;育龄妇女和普通人群及成年群体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每千克体重均为0.000 127 mg。李果实甲哌鎓的所有人群和儿童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占急性参考剂量的百分比(ARfD%)均为0.031 8%,育龄妇女和普通人群及成...  相似文献   
117.
为研究接种根瘤菌对甘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及开发优质菌剂,以无处理甘草为对照,将3种根瘤菌(Rhizobium mongolense subsp.loessense strain CCBAU 7190B、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AM13129、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CCBAU 65237)菌液按照10 mL·株-1(675×10-6 CFU·mL-1)接种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地下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处理下甘草的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及异甘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菌株处理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根瘤菌与甘草共生可以显著提高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的积累,为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西藏山南地区是典型的高海拔农牧交错带,受自然环境和生态脆弱性的制约,草畜供求关系随生态保护的需求而变化.根据地区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状况,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采用不同日食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县域(以农为主的贡嘎县和以牧为主的浪卡子县)的草畜供求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贡嘎县和浪卡子县的饲草供给量和粗蛋白质供给量均不能满足畜牧业经济生产和生态保护为目标的需求量,草畜供求关系不平衡.为此,提出了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或调草和减少家畜数量的草畜供求平衡方案,可为西藏山南地区农牧交错带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