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0年4月,平地泉镇的一个大型养殖厂暴发了刚出生不久仔猪大批死亡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高达80%,用青、链霉素治疗见效,后经多方诊断为猪伪狂犬病,用疫苗紧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控制。 发病情况 该场有多年的饲养经验,猪群都按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种该地方多发的传染病疫  相似文献   
32.
针对新疆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一葡萄黑痘病(Sphacelomaampelinum)的适生区域尚不清楚之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及查阅资料,整理出葡萄黑痘病的基础生物学信息,采用GARP软件分析了葡萄黑痘病在新疆的适生区及适生程度,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对葡萄黑痘病在新疆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葡萄黑痘病对新疆来说是一种高度危险性病害,除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危险程度为低度外,其他地区均为中度乃至高度危险,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3.
向日葵芽苗期离子对复合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向日葵耐盐的离子响应机制,可为快速筛选耐盐向日葵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油用向日葵盐敏感品种‘YK18’、中度耐盐品种‘YK06’和耐盐品种‘GF01’为试验材料,研究0 mmol·L~(–1)、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和250 mmol·L~(–1)复合盐(NaCl和Na_2SO_4按9∶1摩尔比混合)浓度下的种子萌发和离子在萌发幼苗中积累分布情况,并利用离子流检测技术,动态监测了复合盐胁迫24 h后植株根系的K~+、Na~+、Ca~(2+)等离子的流速流向。结果表明,复合盐胁迫抑制向日葵种子萌发,导致发芽率下降,平均发芽时间延长。盐胁迫后向日葵根系K~+大量外排,流速为‘YK18’‘YK06’‘GF01’;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根系Na~+流速由内吸转为外排,内吸时‘YK18’速度最大,‘YK06’次之,‘GF01’最小,外排时‘GF01’流速最大,其"排盐"现象明显。复合盐胁迫后,整株的Na~+积累量增加,K~+减少,K~+/Na~+随着盐浓度升高而下降;低盐浓度(150 mmol·L~(–1))下‘GF01’和‘YK06’茎秆中K~+/Na~+低于‘YK18’;高盐胁迫(≥150 mmol·L~(–1))下,‘GF01’整株Na~+积累最少,叶片K~+/Na~+最高。另外,盐胁迫下向日葵幼苗根系Ca~(2+)的吸收速率加快,‘GF01’是‘YK18’的2倍。由此可见,不同耐盐性的油用向日葵植株在盐胁迫下可通过调节Na~+、K~+和Ca~(2+)的吸收与外排来适应盐胁迫环境,耐盐性强的品种具有更强的保K~+能力,并通过区域化Na~+(低盐胁迫)和拒盐机制(高盐胁迫)来提高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维持植株叶片中合理的K~+/Na~+值。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耐盐品种筛选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2006年和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云南省区域试验42份新品种对灰斑病、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NLB)、小斑病southem leaf blight,SLB)、弯孢霉叶斑病(Curvtdaria/leaf spot,CLS)、纹枯病(sheath blight,SB)、茎腐病(stem rot,SR)、穗腐病(ear rot,ER)、丝黑穗病(head smut,HS)、锈病(rust)等9种玉米病害的抗性,仅 海97-4能兼抗7种病害,占2.38%.7个品种兼抗6种病害,占16.67%.13份品种兼抗5种病害,占30.96%.能兼抗5种以上病害的品种共20份,占总数的47.62%.采用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esistance stance gene analogue.RGA)分析,可把这42份品种划分为6个类群.第1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丝黑穗病表现出抗性;第2类群.对灰斑病、丝黑穗病表现抗性;第3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表现抗性;第4类群,对丝黑穗病、大斑病、小斑病表现抗性;第5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病表现抗性;第6类群对大斑病、小斑病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由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引起的穿孔病对野杏、野生樱桃李、栽培杏和桃的叶片、果实造成了严重危害。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药剂筛选及拮抗菌的种类鉴定可有效防治野杏真菌性穿孔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毒力;同时从野杏叶片上分离出1株拮抗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 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开展拮抗菌株的鉴定。【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对嗜果刀孢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75%百菌清抑制效果较差,有效中浓度(ρ,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为918.8 mg·L-1;27%戊唑·噻霉酮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强,EC50为0.060 5 mg·L-1,75%百菌清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弱,EC50为1103.0 mg·L-1;拮抗菌株XHG-1-3m2对嗜果刀孢菌抑制率为88....  相似文献   
3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既能食用,又能防病、治病,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一株来源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病叶上真菌的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观察菌株的培养性状,测量初生分生孢子和次生分生孢子的大小,基于ITS、LSU基因片段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纯化菌株活化培养至不同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培养,混合正交试验,分析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菌株Pt4-1菌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菌株Pt4-1在PDA、SDA培养基上较CMA培养基生长更快,菌株在 SDA培养基、半光照、pH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生长速率为2.29 cm/d;菌株Pt4-1在CMA培养基、半光照、pH 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小,平均生长速率为0.55 cm/d。【结论】菌株Pt4-1为蓝色刺孢霉Quambalaria cyanescens;菌株Pt4-1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不同,在PDA、S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分泌紫色色素,在CMA培养基上生长但不分泌色素;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色素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38.
 基于松材线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利用松材线虫在东亚的已知分布点数据和亚洲地区的19个生物气候变量图层,筛选出松材线虫适生性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变量。应用DIVA GIS软件中的生态位模型BIOCLIM预测了该线虫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图,结合各县(市)寄主分布面积,对此地图栅格进行计算、统计分析,得到松材线虫在各县(市)的分布和适生程度。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各县(市)风险等级:最高风险5县(市);很高风险41县(市);高度风险38县(市);中度风险22县(市);低度风险23县(市)。进一步利用ArcGIS90软件绘制出了松材线虫在云南的适生图和在129个县级单位的风险级别图。建议划定云南省北纬23°以北与北纬26°以南之间地区为主要防护区,其中瑞丽市及其疫点周边地区,广南县、师宗县、罗平县、丘北县以及普洱市北纬23°以北的地区及该市北纬23°以南的思茅区为重点防护区.  相似文献   
39.
高标准、规范化的农科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重要支撑条件。为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以及农科专业实习的教学要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新疆农业大学建设了自主管理的实习基地。通过4年的建设与实践,基地基础设施、基地功能日趋完善,逐步满足了涉农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0.
试论进出境植物检疫和国内植物检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检疫范围的角度分析了进出境植物检疫和国内植物检疫的合作共存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变革的角度探讨了造成上述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植物检疫制度和体系构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