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颖婷  马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25-11026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芳香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普罗旺斯薰衣草、法国百里香和柠檬草薄荷为试验材料,研究园表土、营养土+砂以及营养土+陶粒3种不同栽培基质,以及GA3和6-BA2种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3种芳香植物种子在营养土+陶粒的栽培基质中萌发较好;GA3和6-BA对3种芳香植物种子的萌发都有促进作用,且GA3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结论]芳香植物用GA3处理并在营养土+陶粒的栽培基质中培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小冀工业区周边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进行了总量测定。参照GB15618-1995二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现状评价,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对超标重金属Cd、Ni和Zn进行了形态分析及生物活性分析。结果表明:1)Cr、Cu和Pb含量均未超过国标二级标准,Cd、Ni和Zn三种重金属含量均超标,工业区综合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污染元素是Cd;2)Cd、Ni和Zn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差异性较大,Cd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3)金属生物活性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Ni,迁移系数的大小顺序是Cd>Zn>Ni,其中Cd的生态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23.
保水剂对土壤特性长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长效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明显增加土壤微团粒结构,增大土壤持水率和表层土壤pH。保水剂施用1~5年期间,表层土壤(0~10cm)中0.05~0.01mm粒径质量分数增加了0.81%~7.74%,0.01~0.005mm粒径质量分数减少;施用保水剂第3年时表层土壤0.05~0.01mm粒径质量分数提高最显著,且保水剂施用后第3年土壤的控水能力最强。施用保水剂0~10、10~20、20~40cm土层土壤持水率比对照增加6.54%、6.22%、8.50%,饱和含水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30.7%、2.4%~28.7%和0.8%~21.7%,保水剂连续施用第3年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4.
保水剂粒径与不同质地土壤吸、失水特性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2种保水剂4个粒径(0.25~0.5mm,0.5~1mm,1~2mm,2~3mm)的吸、失水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同时研究2种保水剂4个粒径分别与砂壤土、壤砂土、砂粘壤土混合后吸、失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①2种保水剂的4个粒径段中1~2mm粒径的保水剂吸水量和累积蒸发量最大,不同粒径保水剂随着吸水次数的增多吸水量逐渐降低,且粒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②保水剂与土壤混合后吸水量减小,初次吸水时土壤含水量与保水剂粒径成反比,随着吸水次数的增多3种质地土壤在保水剂作用下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分别为壤砂土-砂粘壤土-砂壤土(1~2次)、砂粘壤土-壤砂土-砂壤土(3~5次)、砂粘壤土-砂壤土-壤砂土(6~8次);③2种不同粒径保水剂的施用增加了3种质地土壤的累积蒸发量,壤砂土、砂壤土中0.5~1mm粒径的保水剂累积蒸发量最大,砂粘壤土中1~2mm粒径的保水剂累积蒸发量最大,0.25~0.5mm粒径保水剂在3种土壤中累积蒸发量最小。  相似文献   
25.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不同氮肥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山东省主推的2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0、120、180、240和300kg·hm~(-2)共5个氮肥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氮肥、品种及两者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氮肥水平不同则品种间的氮效率差异程度不同。大部分供试品种的氮效率类型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聚类结果不一致,仅临麦4号、鲁原502、泰山28和山农25在各氮肥水平下的产量、氮素利用率均较高,可划为氮高效品种。氮高效品种达到高氮效率的途径不同,临麦4号通过高氮素吸收效率、泰山28通过高氮素利用效率、鲁原502和山农25通过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共同作用实现氮高效。由此可知,应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冬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应不同地力环境的品种和与品种特性相适应的施肥技术;在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应针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进行鉴别和调控,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和利用其高产、高效潜力,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苹果复合种植即果-蔬[MB]、果-草[MH]、果-荒[MW]、果-粮[MZ]模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拣法和改良干、湿生漏斗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特征进行调查研究。4种模式下共分离得到土壤动物57.33百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个类群。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征,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果-草[MH]果-蔬[MB]果-荒[MW]≥果-粮[MZ]。果-草[MH]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表明4种复合种植模式对果园土壤动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土壤动物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秀场"海棠是我国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为便于采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本试验以3年生"秀场"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灌溉量处理下,对"秀场"海棠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肥量增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长度显著增加,但对全株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最佳施肥量为17.937 g/株的N、3.668 g/株的P_2O_5、6.534 g/株的K_2O。(2)灌溉量增大有利于"秀场"海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全株叶片数的增长。结合植物生长表现和节水灌溉要求,最佳灌溉量为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3)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株高、当年生枝条的平均增长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径和冠幅、全株叶片数的平均年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水肥耦合处理为灌溉量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施肥量为11.958 g/株的N、2.445 g/株的P_2O_5、4.356g/株的K_2O。本试验研究结果为滴灌栽培经营管理3年生"秀场"海棠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8.
火山岩气藏水平井探气顶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质导向钻火山岩气藏水平井,按设计的气层垂深进行钻进,若气层提前出现,井斜角还没有达到相应能够中靶的度数,必然会钻至气层下部而脱靶;若气层滞后出现,而实钻井斜角已增大到中靶时的大小,此时,井眼的垂深就会非常缓慢增加,必然要损失水平段长度。通过对火山岩气藏水平井探气顶进行优化设计,及时修正实钻井眼轨迹,可有效的解决火山岩气藏水平井目的层不确定的难题,保证了火山岩气藏水平井的准确中靶。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以农村畜禽疾病预防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预防现状,其中发现农村兽医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卫生意识方面以及畜禽疾病防治方面等都有着一些问题的存在。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关合理有效对策加以解决和完善,以实现理想畜禽疾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