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保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果树飞防植保作业中飞行高度较高并且采用低容量细小雾滴喷雾,飘移风险极高。但是,无人机果园施药雾滴飘移特性研究尚处于初步开展阶段,缺乏全方位综合测试方法以及对不同无人机机型和喷头类型的评价。该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果园试验台的植保无人机果园施药雾滴飘移测试方法,设计并制作仿真葡萄园试验台和空中飘移收集装置,结合地面飘移收集装置和冠层沉积收集带,首次通过雾滴空间飘移指数ADX定量分析评价不同机型的喷雾过程中农药雾滴空间飘移特性,并采用田间近地飘移测试平台进行无人机喷雾飘移试验,使用荧光示踪法探究4种典型植保无人机(油动单旋翼、电动6旋翼及2种电动8旋翼无人机)分别搭载IDK 120-015空气射流喷头和TR 80-0067空心圆锥喷头喷雾作业的雾滴冠层沉积分布、地面飘移、近地飘移及空中飘移特性,进而对不同喷雾飘移测试收集装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侧风速2.2~3.6 m/s,温度29.8~34.3℃,相对湿度10.7%~30.6%的环境条件下,IDK空气射流喷头在作业高度1.5 m、速度2.0 m/s参数下可显著降低无人机喷雾下风向飘移水平,优化沉积分布均匀性,提高农药雾滴利用率;4种机型飘移特性无显著差异,旋翼下洗气流产生的卷扬涡流是影响无人机喷雾飘移的重要因素;葡萄园喷雾作业缓冲区至少应设置为15 m;冠层沉积率越小(P0.05,r0)、沉积分布变异系数越高(P0.01,r0)、田间飘移平台平均均值飘移率和90%累积飘移距离越大(P0.01,r0)以及ADX值越大(P0.01,r0)均表明雾滴飘移风险越高,3种收集装置及其评价指标均可有效评估下风向飘移特性;植保无人机喷雾飘移率与下风向距离满足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以期为新型果树专用植保无人机研发、植保无人机果园作业喷雾飘移测试方法的标准制定和田间作业参数选择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2.
智慧农业是充分运用人的智慧发展农业的新形态,它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和新业态。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农业等离子体等新一代技术可以赋能智慧农业,为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案。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是引导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前提,是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业物联网与农业专用芯片是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及装备;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是海量复杂农业信息处理的有力技术支撑;农业信息安全与区块链是保障农业信息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农业安全的关键;农业人工智能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降低资源消耗、智能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农业等离子体技术是发展健康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切实有效的新手段。智慧农业核心关键技术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必将引领智慧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盐爪爪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域盐爪爪属植物种类有盐爪爪、细枝盐爪爪、圆叶盐爪爪、黄毛头;其群落伴生种有11科19属28种植物,主要由多年生盐生草本和盐生灌木组成;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区类型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和世界分布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54.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白刺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白刺资源特征。[方法]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确定白刺分布的种类、类型、面积和特点,绘制白刺分布图,并测定果实和种子的性状指标。[结果]经鉴定,该地区白刺分布的种类有泡果白刺(N.sphaerocarpa Maximow-icz)、白刺(N.tangutorum Bobrov)、大白刺(N.roborowskii Komarov)、小果白刺(N.sibirica Pallas)4种,分布类型有草地型、沙丘型、沙地型和散生型白刺4种,主要以沙丘型白刺类型分布在民勤绿洲边缘的西北风沙线上,其分布带约45°,与来自巴丹吉林沙漠的主风方向相垂直,阻挡着风沙危害。[结论]白刺属植物种间变异较大,体现出大白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应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围栏封育效果进行定期观测调查,对围栏封育后植物种类、盖度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成分单纯且分布不均匀。通过1~3a的围栏封育,该区内植物总种数稳定,不同群落的种数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冠幅明显提高,促进了干旱荒漠区退化植被的自然修复和顺向演替,用少量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达到比较好的保育效果。  相似文献   
56.
猪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设计了一个猪场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以下6个模块:用户信息、猪场和生猪信息、饲料管理、环境监测、疾病诊断、销售管理。该系统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用户的注册、信息修改、登录和退出等功能;猪场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生猪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等功能以满足实时查询生猪入栏、出栏数量;饲料信息管理模块是查询每个猪场所使用的饲料品牌及相应的价格、买入量和剩余量,使用户能实时记录猪场饲料使用的基本情况以追溯不同品牌的饲料的质量。猪场环境直接影响生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环境监测管理模块能实时监测影响生猪生长的六大因素,即温度、湿度、NH3、SO2、CO2、光照强度;疾病诊断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和查询生猪的疾病症状、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可支持不同猪场疾病信息的动态汇总,并能够根据发病规模进行预警和提醒;销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和查询生猪的出栏体重、销售价格、背膘厚度、检疫信息;本系统实现了生猪从入栏到出栏的所有信息及猪场相关信息的动态汇总、查询和管理,可实现生猪猪场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生猪养殖户的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2,(14):21-21
保护,已成为甘肃民勤的首要任务。推进保护工作,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抓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护措施,强力推进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向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迈进。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84.82万亩,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81.59  相似文献   
58.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农业、农村概念的分析,对农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内涵及任务的阐述,指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行业的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区域各相关行业的信息化。辨析二者关系,提出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农村信息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互不包含,但二者在农村区域的农业信息化上交叉的观点。最后,提出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都是农村区域的农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59.
梭梭     
梭梭 ( H alaxylon ammodendron ( Mey.)Bunge) ,别名梭梭柴、琐琐 ,藜科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6~ 7m。主干扭曲 ,具节瘤。嫩枝有节 ,叶退化成鳞片状 ,由嫩枝进行光合作用。花两性 ,种子小 ,扁圆形 ,具膜质翅胞果半球形 ,黄褐色 ,种子黑褐色 ,花期 5~ 7月份 ,果期 9~ 1 0月份。梭梭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东部、中部和北部 ,甘肃河西走廊 ,内蒙古的西部。适生于干旱荒漠区地下水位较高 ,有一定含盐量的湖盆地及周围沙地、河床边缘、固定半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上 ,在砾石沙质戈壁也能生长。梭梭抗旱性强 ,耐风蚀、沙埋 ,在年降水1 0 0 mm左右 ,沙层内含水率 1 %~ 3%的立地条件下 ,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在甘肃民勤沙区1.2 %的沙丘含水量即可维持梭梭的正常生长 ,低于 0 .8%生长受到抑制 ;梭梭根系强大 ,主根可达 3~ 5 m,侧根长也在 5 m以上 ,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大气降水和沙层内的凝结水。当炎夏干旱季节到来 ,部分嫩枝又自行脱落 ,使蒸腾水分的面积减小 ,以保存体内的水分。同时 ,这些嫩枝外表光亮 ,对阳光有反射作用 ;细胞液...  相似文献   
60.
教师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分析学生对学风、教风、校风(简称“三风”)建设的看法和实际需求,得出教师在“三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教师在“三风”建设中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