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大蒜最适宜的鳞芽朝向播种方式,以济蒜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鳞芽朝上、鳞芽朝下和鳞芽随机3种不同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大蒜整个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苗期,在株高、植株质量、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长方面,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与鳞芽朝上、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大蒜鳞茎伸长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株高、地上假茎高和株幅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蒜薹收获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单薹重、薹茎长、花苞长和花苞宽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蒜成熟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鳞茎横径、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芽数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在鳞茎横径和单头鳞茎重方面与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综合以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可知,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最适宜的鳞芽播种朝向为鳞芽朝上。  相似文献   
22.
温静  刘昕昕  黄祥丰  高园园  贠小琴  魏松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16-12117,121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迫切希望进入森林开展户外游憩活动以便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分析了空气负离子、植物挥发物等森林保健资源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风景游憩林保健功能研究现状及农村旅游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研究以不同外皮颜色、不同熟期的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对大蒜生长发育影响,以期明确大蒜辐射育种的最佳剂量。试验设置6~11Gy共计6个辐照梯度,分别对金乡紫皮蒜、金乡白皮蒜、苍山白皮蒜和广东紫皮晚熟蒜进行了辐射处理,研究发现辐射剂量9Gy处理的紫皮蒜田间表现优良,辐射剂量6Gy和9Gy处理的广东紫皮晚熟蒜大蒜田间长势较好,辐射剂量6Gy和9Gy处理后的苍山白皮蒜蒜薹综合性状优于对照,辐射剂量9Gy处理的金乡白皮蒜鳞茎性状优异。不同辐射剂量对大蒜的影响集中在大蒜的鳞茎重、株高、株幅、叶长等数量性状上,质量性状不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6GY和9Gy处理大蒜的适应效果较强,有利于筛选更多的优异突变株,进一步丰富大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4.
基于树干直径变化的树体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干直径变化(TDF)对树体水分状况具有高度敏感性,利用TDF指导灌溉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总结了TDF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参数概念,综述了国内外利用TDF诊断树体水分亏缺以指导灌溉的研究概况、指标选择与评估、实践应用等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制约该项研究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紫外线、NaNO2及其复合处理对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的诱变效果,经几丁质平板透明圈初筛与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几丁质酶活较高的诱变菌株NU2,产量为出发菌株的2.75倍.研究发现,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对酶活的提高效果比菌悬液NaNO2诱变更明显;复合诱变中,菌悬液经NaNO2诱变后再经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的方法产酶能力更强,且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不同杂草密度对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损失与杂草密度关系方程:y=0.000 05x2+0.008 3x+0.16。根据防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得出杂草经济危害损失允许水平为0.62%,从而确定蒜田杂草生态经济阈值为43.84株/m2,在此阈值以下,可不施药。  相似文献   
27.
以江苏丰县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新引进的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蒜异地换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试验结果表明,苗期时,不同土壤类型种植的大蒜生长性状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抽薹期,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和汶上南站种植的大蒜在单根鲜质量、蒜薹长度和蒜薹直径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与汶上次丘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济宁市农业科学院种植的大蒜与汶上南站、汶上次丘种植的在蒜头鲜质量和蒜头直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可知,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地块种植的大蒜优于汶上南站和汶上次丘种植的大蒜。因而最适宜大蒜种植的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其次为壤土和黏壤土。  相似文献   
28.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184.5 kg/hm2),先玉335在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8 770.5 kg/hm2)。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外来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埃格草(Egeria densa)对夏季自然高温强光照环境的生理响应,选择同科本地种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作对比,在2014年8月夏季自然环境下进行实验处理,分别在第0、3、6、9、12、15天测定各物种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温与强光照对3种沉水植物的生理特征都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其光合作用影响显著,且长期高温强光照环境的影响更大。第1-3天,温度升高至31℃左右,伊乐藻的叶绿素含量和3种植物的Fv/Fm显著低于初始值(P<0.05);第4-6天温度持续在32℃左右,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初始值(P<0.05),且伊乐藻和埃格草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初始值(P<0.05);除了第3天埃格草的叶绿素含量外,整个实验期间伊乐藻和埃格草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初始值(P<0.05),在第12天和第15天时轮叶黑藻的叶绿素含量与初始值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和第12天轮叶黑藻的Fv/Fm与初始值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整个实验期间轮叶黑藻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与初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轮叶黑藻通过较快恢复光合作用并维持体内抗氧化系统的稳定,对夏季高温强光照环境展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以及长期高温强光照条件下,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使得外来种伊乐藻和埃格草不适合在高温强光照环境中生长,夏季高温与强光照环境将会抑制其入侵和扩散。外来种伊乐藻和埃格草对高温强光照的耐受力低于本地种轮叶黑藻。  相似文献   
30.
几种除草剂组合对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蒜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大蒜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常规草相蒜田和阔叶杂草占据优势种群的蒜田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规草相蒜田,以综合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目的,可以选择7%草酮·16%乙草胺·12%乙氧氟草醚复配剂或30%二甲戊乐灵·10%乙草胺·4%乙氧氟草醚复配剂;对于以荠菜为优势杂草种群的蒜田,可选择24%乙氧氟草醚;对于以猪殃殃及其他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蒜田,可选择12%草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