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2篇
  19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果产业发展很快,果园施肥技术是果园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阐述果树不同于大田作物的养分吸收特点结合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果树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建议:针对果树的营养特性,进行分类指导;重视使用有机肥料;重视果园的灌溉施肥技术;重视树相和植株诊断技术;改进施肥的时间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2.
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普及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201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先进农业技术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在历史的每个阶段,人类对农业的需求是不尽相同,从最简单的维持生存的需求到现代社会中农业承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诸多方面功...  相似文献   
83.
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密闭室强制通气装置对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 (表施、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 )下的土壤氨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表施处理明显促进氨的挥发 ,该处理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达 4 6 0 8%。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处理都能有效地抑制氨挥发损失 ,2种施肥方式下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均未超过10 % ,表施处理的土壤氨挥发时期达 12d ,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的氨挥发时期仅为 6d。  相似文献   
84.
1 故障现象及处理经过 某变电站出现10 kV母线非金属性接地故障,10kV母线U,V,W三相电压分别为8.0,7.6,2.5 kV,拉开10kV工业Ⅱ线,故障消失,确定为10kV工业Ⅱ线出现非金属性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85.
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本文根据施肥研究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目前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不当、化肥施用不合理 ,浪费严重 ,并且已引起环境污染、科学施肥到位率低等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将是今后施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6.
中国低浓度磷肥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年来,高浓度磷复肥的迅速发展带动整个磷肥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浓度磷肥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的产量从2000年的428万吨P2O5到2004年的468万吨P2O5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在磷肥总产量中的比重从64.6%下降到46.0%。基于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对我国低浓度磷肥的生产分布状况、使用状况、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表明,低浓度磷肥产量的徘徊不前与农业生产对中量元素需求增加的矛盾将拓展低浓度磷肥的市场空间;生产低浓度磷肥适用的磷矿品位与我国磷矿资源条件的吻合,使低浓度磷肥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通过核算低浓度磷肥的中微量元素价值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是促进低浓度磷肥产业健康发展的可能途径。总之,在现阶段磷肥产业的结构的调整、农民消费群体对低浓度磷肥的深入认识和低浓度磷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将对低浓度磷肥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讨低磷胁迫下氮素形态对玉米糖代谢以及花青苷含量的影响,以Ca3(PO4)2模拟低磷胁迫环境,采用水培方式,研究3种形态氮素营养(NO3--N、NO3--N与NH4+-N混合营养和NH4+-N)对玉米植株生物量、花青苷含量及糖代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以Ca3 (PO4)2形式供应磷素时,与KH2PO4形式供应磷素相比,3种氮素处理的玉米整株生物量依次降低20.6%、15.4%和12.9%;在磷胁迫状态下,玉米茎秆的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受到氮素形态的影响,3种氮形态处理下茎秆的花青苷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铵态氮>铵硝混合营养>硝态氮;磷胁迫还引起玉米植株中糖分累积,与KH2PO4处理相比,3种氮形态处理的玉米植株根、茎、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在根和茎中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在低磷胁迫时,铵态氮处理的玉米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硝态氮处理的1.12倍、1.22倍、1.18倍,相应的还原性糖的数值依次为1.03倍、1.37倍、1.24倍.可见,铵态氮处理的玉米生长受抑制程度最小,表现为铵态氮处理提高了植物各部分糖的含量,促进了花青苷合成,以此缓解低磷胁迫引起的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88.
为了对杨桦次生林下生物量模型进行补充研究,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抽样的方法对林下主要树种幼树进行抽样,运用异速生长方程对幼树生物量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模型呈异速生长关系,自变量以地径D0,树高H最为紧密。其中,仅以地径D0作为单一自变量的模型精度明显低于以地径D0和树高H为自变量的模型精度;调整系数Radj2均在0.9以上,平均预测误差MPE范围在5%~49%之间,椴树的枝、叶、根和地上生物量,色木的枝生物量模型相对较差,平均预测误差均达到了40%以上;其次,根茎比与地径D0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树高H相关性不显著,调整系数Radj2较低,范围仅为0.053~0.507之间。最后,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表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即W(0.6)W(0.8)W(1.0)。  相似文献   
89.
从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降雨、林下植被及枯落物持水、土壤蓄水以及不同林地土壤的抗侵蚀性等四个方面对黔东南5种森林类型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5种主要森林类型截留率介于9.98%~28.46%,以马尾松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截留效果最好。林下灌木层的持水能力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落叶阔叶林>杉木纯林>常绿阔叶林。草本层持水能力表现为马尾松纯林>常绿阔叶林>杉木纯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杉木纯林。5种森林类型中落叶阔叶林表层土壤容重最小、仅为0.84 g/cm3,对土壤改善最为明显,表层土静态总蓄水量也相对较大。针阔混交林在各个层次的土壤稳渗速度均为最大,因此动态蓄水方面强于其他森林类型,表层土方面马尾松林次之、其后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纯林,而落叶阔叶林的表层土壤稳渗速度最小,其土壤抗侵蚀性优于黔东南其它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90.
玉米是一种重要作物 ,丰产潜力大 ,深加工产品多 ,附加值高 ,用途广泛。中国是世界第二玉米生产大国 ,2 0 0 1年全国玉米收获面积 2 4 2 8万hm2 ,平均单产 4 6 98 5kg/hm2 ,总产 1 14亿t。但是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高、质量差、用途窄、效益低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呈现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