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试验选择24头7~15日龄的健康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全乳和采用不同处理大豆粉替代50%乳蛋白的代乳粉。Ⅰ组犊牛喂全乳,Ⅱ、Ⅲ和Ⅳ组犊牛分别饲喂含加热大豆粉的代乳粉、含脱脂生大豆粉的代乳粉和含膨化大豆粉代乳粉,饲喂6周后断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体重在各周龄均高于其它3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0~2周,试验Ⅰ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Ⅰ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血液中血糖和甘油三酯浓度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浆中尿素氮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6周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而在1周时试验Ⅱ组、Ⅳ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它试验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营养来源不同对犊牛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血浆中IgA、IgG和IgM含量也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在4周时,试验Ⅰ组血浆IgG含量显著高于Ⅳ组,试验Ⅰ组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与试验Ⅱ组、Ⅳ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6周时试验Ⅲ组Ig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在4周时试验Ⅰ组IgM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1),在4周、6周试验Ⅲ组IgM浓度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大豆饲喂效果最佳,加热大豆粉次之,脱脂生大豆粉最差,同时饲喂非乳源性大豆粉对犊牛的免疫机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早期断奶犊牛的消化系统、免疫器官等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机能尚不完善,在断奶期间容易产生生长停滞、腹泻等应激症状。本文系统介绍了犊牛断奶应激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并着重论述了日粮蛋白、能量水平和添加剂等对犊牛断奶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对南京地区湿地水景中的湿地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主要湿地植物的生活型及观赏价值,分析了南京地区湿地景观植物应用存在的不足,为合理利用湿地植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病症、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过程、抗病机制、抗性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玉米纹枯病的研究、防治以及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在生产中杂交玉米制种纯度和产量低的现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能够提高杂交玉米制种纯度和结实率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植物通过改变地上和地下器官的功能性状和养分分配响应土壤水分变化。本研究以生长两年的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水分梯度(W1:田间持水量的30%;W2:田间持水量的40%;W3:田间持水量的55%; CK:田间持水量的75%),并分析了骆驼刺叶和根的主要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分的减少显著降低了骆驼刺的叶、茎、刺、地上、地下生物量(P < 0.05),而对根冠比的影响并不显著(P > 0.05)。骆驼刺幼苗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增大比叶面积、减小根体积、增加比根长的生长策略响应水分胁迫。初步说明,骆驼刺能利用自身性状间的协同或权衡作用形成不同的适应策略。在所有水分梯度下,骆驼刺将更多的养分分配在根系中,器官间养分含量呈根 > 叶 > 茎 > 刺的规律;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养分比值和水分变化正相关。本研究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荒漠植被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13月龄荷斯坦阉牛60头,平均体重为(501.47±40.09)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饲粮能量水平,3组分别为低能量组(LE)、中能量组(ME)、高能量组(HE)。试验期为154 d,预试期10 d,正试期144 d。试验前期(97 d)饲粮的综合净能(NEmf)分别为5.90、6.10、6.30 MJ·kg-1,试验后期(47 d)饲粮的NEmf分别为6.10、6.30、6.50 MJ·kg-1,全试验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各组均为11.50%。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每组随机选择5头牛采集血液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影响(P>0.05),与LE组相比,HE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HE组与ME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HE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与LE组和ME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04%(P<0.05)和8.99%(P<0.05)。ME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最低,较LE组降低了8.52%(P<0.05),与H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着饲粮能量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血清脂蛋白酯酶活性随着能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荷斯坦阉牛体高(P<0.05),对体斜长和胸围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增加了眼肌面积(P<0.05);与LE组相比,HE组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养殖收益以ME组最高,较LE组和HE组每头阉牛分别多收入0.97、1.02元·d-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饲粮CP在11.50%时,前期适宜NEmf水平为6.10 MJ·kg-1,后期适宜NEmf水平为6.30 MJ·kg-1。  相似文献   
108.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在我国南方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其经营质量高低尚无一个量化的评价模型.为了促进尾巨桉人工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利用YAAHP软件,选取森林结构、生长量、土壤肥力和群落稳定性4个一级指标和胸径、树高、郁闭度等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尾巨桉经营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佛山市云勇林场7年生尾巨桉人工林中根据抚育程度由小到大顺序选择A、B、C3块林地各设置2个样方,应用该体系对其经营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1)尾巨桉林地权重大小顺序为B>C>A,说明了尾巨桉各林地经营质量等级,其中B林地为优,C林地次之,A林地较差;(2)质量综合评价值Q值大小顺序为:B>C>A,说明抚育程度中等的林地质量最好,其次为抚育程度较高的林地,抚育程度最低的较差;且B林地质量评价为良,C林地和A林地质量评价均为中等;(3)一致性检验的CR值为0.0035,远小于规定的阈值0.1.基于林地权重、综合评价值和一致性检验值,综合各林地实际质量情况,验证该评价体系合理.  相似文献   
109.
为揭示意大利蜜蜂哺育蜂上颚腺中蜂王浆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分子机制,通过组建人工蜂群收集3日龄工蜂(3d)、10日龄哺育蜂(10dN)、10日龄采集蜂(10dF)、21日龄哺育蜂(21dN)和21日龄采集蜂(21dF),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5种不同职能工蜂上颚腺中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E)-decenoic acid,10-HDA)的含量,并在转录组学水平全面分析上颚腺中调控蜂王浆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工蜂上颚腺中10-HDA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21dF和21dN上颚腺中10-H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3d(P0.05),但同日龄采集蜂上颚腺中10-HDA的含量高于相同日龄哺育蜂;RNA-seq分析发现,46个差异基因在10dN上颚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3d、10dF和21dF,同时在21dN上颚腺中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21dF;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代谢、能量代谢等方面,暗示哺育蜂的上颚腺可能通过增加脂肪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促进蜂王浆中相关脂肪酸的合成。综上,在排除日龄影响下,本研究测定了不同职能工蜂上颚腺中10-HDA的变化趋势,同时筛选了46个与哺育蜂上颚腺中蜂王浆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深入阐明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也为研究膜翅目昆虫上颚腺的功能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小麦亚基含量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选用12个相同HMW-GS组合(1/7+9/2+12)的小麦品种进行了亚基含量测定及其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份小麦品种的谷蛋白亚基总量、HMW-GS含量及1Bx7亚基的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HMW-GS含量和1Bx7亚基含量变异幅度较大,HMW-GS含量平均值为19.83%,变幅为15.24%~35.06%,变异系数为29.6%;1Bx7亚基含量平均值为5.91%,变幅为4.32%~12.04%,变异系数为37.3%。谷蛋白亚基总量、HMW-GS含量和1Bx7亚基含量与粗蛋白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1Bx7亚基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94、0.87、0.84和0.90。子粒中较高的HMW-GS含量和1Bx7亚基含量有利于改善小麦加工品质,在今后小麦育种中应多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