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69篇
  75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田间试验法评估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25、30 g·(667 m2)-1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二斑叶螨盛发初期施药1次,30 g·(667 m2)-1 43%联苯肼酯悬浮剂处理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最佳,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药后7 d的防效在85%以上,且各处理对草莓生长和非靶标动物均未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2.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苜蓿在苏打盐碱地上生长情况及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得出最佳栽培组合,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比不同播种方式、播种量、施N肥量、施P肥量下苜蓿草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有机质含量、pH等特性。结果表明:苜蓿草产量及品质以A1B3C3D3处理组合最佳,即撒播(A1)、播种量18.00 kg/hm2(B3)、施N量100.00 kg/hm2(C3)、施P量67.50 kg/hm2(D3)。种植当年鲜重最高为580.00 g/m2,干重为218.65 g/m2;粗蛋白含量达到23.09%,高于其他各组。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苜蓿草产量影响较大,其次是磷肥,氮肥对草产量影响很小。施肥可以提高苜蓿品质,施磷肥的作用大于施氮肥。土壤特性分析显示,随土层深入各处理组土壤全磷(t...  相似文献   
163.
164.
畦灌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间水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夏玉米畦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施肥模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施肥方式(液施和撒施)、液施不同施肥时机和不同入畦流量下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后2d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小于硝态氮,适当增大入畦流量有助于改善沿畦长方向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均匀性。灌后2d不同处理间作物有效根系层土壤硝态氮和土壤水分的贮存效率(土壤有效根系层土壤硝态氮占0—100cm土层中硝态氮的比重)变化都不明显。入畦流量相同时,液施情况下硝态氮沿畦长分布均匀性(介于86.1%~96.9%之间)高于撒施(介于89.3%~89.7%之间)。基于入畦单宽流量为4L/(s·m)、灌水至畦长33%处时均匀施肥的畦灌施肥模式,玉米根系层中土壤水氮含量比重较高,而且土壤水分与土壤硝态氮沿畦长分布均匀性最好,从而形成了有助于作物吸收的均匀的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探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环境中重要微生物的组成, 以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技术, 分别于 2019 年 7 月、8 月和 10 月, 在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主养区开展了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可培养环境微生物的组成调查。采用 LB 培养基分离纯化了罗氏沼虾肝胰腺、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的细菌, 利用细菌 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铁壳”虾(养殖期生长缓慢)及铜绿微囊藻暴发池塘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以达卡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为受试病原菌, 分析了池塘养殖系统中潜在病原拮抗菌的种类及效果。3 次调查共分离可培养细菌 605 株, 成功鉴定 601 株, 分别属于 37 个属 119 种, 其中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 23 属 76 种, 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28 属 81 种。确定了池塘养殖系统中存在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乳球菌(Lactococcus spp.)、弧菌(Vibrio spp.)等属的潜在病原菌。发生“铁壳”虾症的虾池优势环境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占比与健康虾池相近, 但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占比高于健康虾池。铜绿微囊藻暴发影响环境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嗜水气单胞菌属细菌占比增大。从池塘养殖系统筛选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贝莱斯芽孢杆菌 (B.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潜在益生菌对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调查结果可为掌握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细菌性病原组成及建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6.
PEG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我国特别是北方,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来尽量适应干旱环境。聚乙二醇(PEG)是研究植物干旱胁迫的最好材料。本文就PEG胁迫或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对酶的变化的影响以及PEG对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7.
对近年来国内外对间作系统内辐射传输模型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的综述.包括间作条件下的辐射传输模型、辐射在作物间的分配模型.指出了此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8.
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及其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冠层截留直接影响冬小麦对降雨的有效利用,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降雨量、降雨强度对冬小麦冠层截留特征的影响,建立了适于降雨冬小麦冠层截留的模型。结果表明:棵间雨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1)。降雨强度与棵间雨量百分比呈负指数函数关系(P<0.01),与冠层截留量百分比呈负幂函数关系(P<0.01)。不同降雨强度下冬小麦冠层截留过程趋势一致,降雨强度越小,其达到冠层截留容量时所需时间越长。降雨强度对冠层截留容量没有明显影响。在雨量恒定条件下,冠层截留量随雨强的增加而减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与冬小麦冠层截留容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构建了具有较好截留机制的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模型,并基于模拟降雨和天然降雨的数据拟合了模型参数,表征冬小麦降雨蒸发能力的参数α为0.008。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修正模型适用于冬小麦冠层截留计算。  相似文献   
169.
ELES模型在甘肃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的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情况的统计资料,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当年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分别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价格弹性方面进行了静态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生活状态以及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量受可支配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据此发现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扩大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0.
抗菌肽及其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多肽类物质。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本文对天然抗菌肽的来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抗菌肽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