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87篇
  16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为探究热加工方式对牛乳过敏原αs1-酪蛋白构象和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不同加热条件下αs1-酪蛋白免疫原性的变化,进而通过8-苯胺-1-萘磺酸荧光探针和圆二色谱分 析其二级结构变化,初步揭示热处理调控过敏原αs1-酪蛋白抗原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在80 ℃、60 min,90 ℃、 10 min,90 ℃、60 min条件下热处理后,αs1-酪蛋白中α-螺旋结构含量显著低于未加热αs1-酪蛋白,在70 ℃、 20 min,80 ℃、20 min,90 ℃、20 min条件下热处理后,αs1-酪蛋白中无规卷曲含量显著增加,70~100 ℃加热 20 min条件下表面荧光强度最强,其他温度-时间条件下二级结构含量变化不显著;αs1-酪蛋白构象的变化导致αs1-酪 蛋白的抗原性显著降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显示,在70~100 ℃加热20 min条件下,αs1-酪蛋白的抗原残留 量均较高,而免疫印迹方法显示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αs1-酪蛋白仍具有免疫反应特性,建议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揭 示热处理调控αs1-酪蛋白抗原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32.
本文作者介绍了构造柱的设置、施工程序等 ,并且对其施工质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为不同类型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南京市东善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处理(ck,山间防火池水,pH 6.6)、不同酸雨类型[包括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酸雨酸度(模拟溶液pH 4.5、3.5和2.5)]胁迫1 a后,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随着酸雨酸度增加,不同类型酸雨处理土壤pH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土壤交换性氢离子(H+)和铝离子(Al3+)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相比,酸雨pH为2.5时,土壤交换性H+、Al3+均在硫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75%和240%,在混合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54%和246%,在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46%和249%。此外,酸雨胁迫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总碳、总氮、总硫、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氮(P<0.05),但酸雨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影响不显著;酸雨胁迫1 a后,pH 2.5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378.89±60.69)和(38.67±4.10) mg·kg?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知: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强于酸雨类型,其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有效磷和总碳间接影响微生物量碳氮。  结论  1 a的短期酸雨胁迫后,酸雨酸度仍然是影响杉木林土壤特性的主要因子,而酸雨类型转变将会加剧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特性的抑制作用。图6表3参29  相似文献   
34.
军事营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的环境景观建设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为使军事营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分析了军事营区环境景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系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重点将军事文化及国防文化等元素融入环境景观营造中,以强化主题形象和文化底蕴;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军事营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以山东省国有东明林场3 a,5 a,8 a,10 a生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室内试验与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团聚体分布均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在表层土层(0—20 cm)中,随林龄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再略减的趋势; 而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为5 a>8 a>3 a>10 a; 在40—60 cm土层无显著差异;(2)在0—2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3 a>5 a>10 a>8 a; 在20—60 cm土层,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无显著差异。土壤稳定性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有机碳密切相关,有机碳含量与GM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有机碳储量均呈现一定程度表聚性,在0—20 cm各林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59.17%~74.26%。在3 a到5 a阶段由于土壤淋溶作用,可能导致有机碳储量发生转移,从表层土层(0—20 cm)向底层土层(20—60 cm)转移,而在8 a到10 a阶段,有机碳储量从底层土层向表层土层发生转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泛沙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结构形成与有机碳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先进的合理施肥技术。通过分析石楼县农作物施肥现状和问题,积极采取配方施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指出了在配方施肥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2006年我队水田面积为16170亩,由于品种单一,80%为空育131,因此在稻瘟病大发生之年,病害比较严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何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归纳为几点,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38.
2013年3月20日,沭阳县供电公司贤官供电所安全员刘志春被江苏省电力公司破格授予技师资质,同时被沭阳县供电公司竞聘为贤官供电所副所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刘志春在江苏省2012年度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配电线路专业个人第六名的好成绩,创造了宿迁和沭阳市、县两级供电公司员工参加省级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这也是他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忠诚奉献结出的  相似文献   
39.
青岛地区苹果主要害虫种类的演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地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病虫为害问题也一直存在。现今苹果生产与50年代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害虫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害虫种类的演变规律,对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害虫种类演变根据有关资料[1],将苹果害虫演变情况列于表1。表1青岛地区苹...  相似文献   
40.
总结了土微观结构的研究历史,论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阐明了现阶段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在微观结构参数提取技术、土体微结构的动态观察、土结构性参数的研究方面仍需深入的研究,这将对微观土力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