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31.
为加快玉米育种机械化进程,筛选早熟、耐密、脱水快、宜机收玉米新种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4 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 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 11 个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RF315可提高组合的产量,IRF313-1、IRF313-2、B103等自交系能使组合株高穗位降低,PHG7、PHK76、PHW43、PHJ89、3IBI3、B103、PHJ40等自交系能使组合脱水速率加快,这些系可在生产上加以利用;IRF313-1×郑718、IRF315×郑58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株高等4个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而穗粗等4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32.
以17份黄淮海常用骨干系及自选系为材料,不同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筛选抗旱性强的玉米种植资源,并探讨其抗旱的生理机制。方差分析表明,与正常水分相比,胁迫后的抽雄至散粉间隔未达显著水平,但ASI间隔达显著水平;不同生育期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均下降,SOD和POD活性均提高,但不同自交系下降或上升的幅度不同,且不同自交系间、胁迫与对照间指标差异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灰色关联度表明,POD活性无论是拔节期还是抽雄期都与ASI关联度很高,可作为筛选抗旱型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模糊隶属函数法鉴定出超4F、郑36、CIMBL12、郑63、HCL645、郑6611和PH6WC在两个生育期均属于抗旱型自交系,其中,超4F、郑36和郑63拔节期和抽雄期干旱胁迫后,ASI增大幅度较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抗旱指数均较高,说明这3个自交系遭受干旱胁迫时主要通过调节光合系统这种机制来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33.
引起油葵黑斑病的病原菌在我国一直采用向日葵链格孢Alternaria helianthi这个学名。然而国际上已更名为向日葵拟链格孢Alternariaster helianthi。2017年从陕西省华阴市采集到油葵黑斑病样品。通过单孢分离获得6株病原菌菌株,致病性检测后选取2个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基于ITS和LSU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个病原菌菌株为小球腔菌科Leptosphaeriaceae拟链格孢属Alternariaster向日葵拟链格孢Alternariaster helianthi。  相似文献   
34.
四种玉米幼胚培养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玉米幼胚培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选用玉米高幼胚培养能力自交系R18-599(红)与低培养能力自交系R15获得6个世代,幼胚培养测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克隆力和愈伤组织绿苗再分化数4个性状,采用6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世代联合分析法分别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非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再分化数受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克隆力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但2种方法对克隆力的上位性效应鉴定结果不同。【结论】比较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世代联合分析法不仅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35.
热激蛋白90(HSP90)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且积极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全面解析玉米HSP90基因家族信息,对HSP90基因家族进化树、基因结构、保守基序(motif)、GO富集和组织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ZmHSP90-1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达模式及蛋白互作关系。结果显示,从玉米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到11个ZmHSP90家族基因,被划分为5个亚族(I~V);相邻进化树分支上的ZmHSP90基因具有相似的motif和基因结构;GO富集分析显示,11个ZmHSP90基因均参与了蛋白质折叠过程;表达模式分析显示,11个ZmHSP90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ZmHSP90-1基因的表达量相对较高;ZmHSP90-1基因在耐旱性强的玉米自交系中具有更高的表达量,且积极响应干旱和复水过程;蛋白互作预测显示,ZmHSP90-1可能与其互作蛋白协同响应非生物胁迫,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6.
郑单201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以自选系郑71为母本、以郑7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好,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适合在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和廊坊市春播玉米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亲本组合及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及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37.
高产稳产中熟玉米新品种郑单209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单20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以自选系郑493母本、以郑7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亲本组合及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及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38.
opaque2突变体材料是最常用的高赖氨酸玉米供体。对已获得的郑58/o2近等基因系研究表明,胚乳发育不同时期22-kDα-醇溶蛋白的积累均明显低于郑5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醇溶蛋白家族基因Z1A、Z1B、Z1C和Z1D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郑58。郑58/o2胚乳发育不同时期Opaque2基因均正常表达。测序分析发现,郑58/o2中o2基因ATG后713 bp处缺失10个碱基,ORF预测Opaque2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针对突变缺失位点开发基因内分子标记o2-indel-1,利用该标记进行回交转育,结果表明,o2-indel-1与o2突变表型完全连锁,错选率为0。opaque2基因突变位点的解析有助于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有效降低错选率,提高优质蛋白鲜食玉米多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我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现状,并对河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籽粒类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地方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探讨了种质资源搜集与新品种保护之间矛盾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0.
玉米丝裂病发生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分析玉米丝裂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为选育抗丝裂病品种和高效改良感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运用六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975-12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 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丝裂病进行分析。【结果】玉米丝裂病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在F2:3、B1:2和B2:2 3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201.45,31.99和31.99;多基因方差依次为11.04、81.14和0.00。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1.31;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47,显性效应值为10.85。主基因遗传率在F2:3和B1:2两个分离家系群体中为81.31%和21.56%,多基因遗传率为4.46%与54.68%。B2:2家系中未检测出多基因的存在。【结论】玉米丝裂病主要由加性主基因控制,在抗病育种中可在早代高强度选择,对感病自交系可采取回交转育的方法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