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9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明确盐胁迫对藜麦种质材料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40份来自不同省份的耐盐性藜麦种质为材料,设置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 NaCl处理,测定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和鲜重,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耐盐性较强的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盐浓度升高,40份藜麦种质发芽率、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和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鲜重与发芽势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对40份藜麦种质进行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后,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即强耐盐、中度耐盐和敏盐材料,筛选出强耐盐材料4份,分别为‘JSS L-2’、‘HJL34-1’、‘HJL-33-2’和‘白藜’;敏盐材料4份,分别为‘HZL-1-3’、‘HZLM 5-3’、‘HZLM11-2’和‘MLL-3’。本研究结果可为藜麦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针对肃南牧区绵羊冬春季节因营养匮乏导致大量死亡的实际,试图结合当地四季牧场牧草供应状况和气候特点以及细毛羊生产发育规律,科学应用四季放牧调控技术和营养调控手段来改善羊只生长水平,彻底摆脱冬乏、春死的恶性循环,并具有高产、优质的生产性能,为同类地区细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积累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3.
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育品种陇藜1号(L-1)、2号(L-2)、3号(L-3)和4号(L-4)及外引品种白藜(B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共设置轻度干旱胁迫(L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中度干旱胁迫(M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40%)和重度干旱胁迫(SD,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10%~20%)3个水分梯度,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干旱胁迫15 d后,通过测定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研究干旱胁迫对藜麦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参试藜麦品种幼苗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株高分别降低了30.64%、28.36%、32.67%、37.88%和38.09%,地上部分鲜重分别下降了63.60%、6073%、59.74%、55.92%和61.74%,地上部分干重分别下降了62.96%、52.63%、29.41%、35.71%和60.00%;(2)5个藜麦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b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D处理下,品种L-2、L-3和L-4叶绿素a分别比CK降低了28.48%、33.66%和17.99%,叶绿素b分别比CK降低了47.80%、45.08%和13.90%,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3.22%、36.20%和15.99%;(3)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各供试藜麦品种Fo、Fm、Fv/Fm和Fv/Fo均呈下降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Fo分别较CK下降了30.61%、14.56%、31.28%、24.39%、24.16%,Fm下降了19.11%、16.56%、16.76%、17.67%、22.19%,Fv/Fm分别下降了5.73%、4.29%、7.81%、4.58%和3.85%,Fv/Fo分别下降了19.40%、14.93%、24.02%、11.34%和12.11%;(4)5个供试品种叶片NPQ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升高趋势,SD处理下,各供试品种NPQ较CK升高了74.79%、161.54%、104.55%、200.00%和196.00%。综上所述说明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失水,叶绿体遭到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光合产物减少,从而抑制幼苗生长,地上部分生物量下降。在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藜麦品种L-2表现优于其他品种,表明其在干旱胁迫下较其他供试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4.
采用网床与地面对比培育试验,对365头哺乳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进行了35天试验。结果表明,网床组在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分别比地面组低18.15、8.4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前期(0~20日龄)、后期(21~35日龄)及全期日增重,分别高于地面组24.72%、36.43%和28.40%,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网床组0.23,地面组0.31,差异也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5.
藜麦新品种陇藜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藜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利用高代藜麦材料LUR-10采用系统选育结合栽培驯化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912.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3.9%。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621.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4.5%。该品种生育期108~121 d,株高138.6~176.8 cm。籽粒白色,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8~2.4 mm,千粒重3.0~3.6g。单株平均穗粒数12 919粒。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70.30 g/kg、粗脂肪(干基)64.00 g/kg、粗灰分(干基)35.00 g/kg、赖氨酸(干基)6.20 g/kg、全磷(干基)5.90 g/kg。具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在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四川、贵州及青海东部等冷凉地区的山地、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46.
陇藜2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采用系统育种结合栽培驯化的方法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藜麦新品种。在2014—2015年的多点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2 698.5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6.7%。该品种生育期152~160 d,株高196.2~243.5 cm。籽粒白色,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6~2.4 mm,千粒重2.9~3.3 g。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65.10 g/kg、粗脂肪(干基)52.00 g/kg、粗灰分(干基)34.17 g/kg、赖氨酸(干基)7.00 g/kg、全磷(干基)5.62 g/kg。具有丰产、抗逆、活秆成熟、生物产量大等特性,适宜在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四川、贵州、吉林及青海东部等冷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探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我们选择了炎克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痢菌净针剂6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在我区某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对患有黄白痢的仔猪分1~7日龄、8~15日龄、16~35日龄3个日龄阶段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49.
工厂化养猪生产是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 ,以工业生产方式 ,按一定的工艺流程 ,快节奏 ,高密度、高效率、高效益 ,常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规模饲养。为了提高效益 ,必须加快生产节奏 ,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一般情况下 ,一头母猪一年内应完成 2~ 2 .3胎的分娩周转和能产 1 6~ 1 8头  相似文献   
50.
通过两年三批次不同体况绵羊不同药物同期发情处理试验,分别对CIDR栓+PG、CIDR栓+PMSG、PG三种处理的发情率和发情时间进行比较分析,试验表明绵羊营养状况对不同药物同期发情处理均有较大影响,在营养较好条件下三种处理均可取得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营养不良三种处理同期发情效果均变差,在相同条件下以CIDR栓为主的处理较PG处理发情率较高,且发情快而集中。综合考虑发情率和处理成本,在处理羊营养状况中等以上PG处理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