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娜  鲁萍  李景欣 《作物杂志》2011,27(3):93-96
对野豌豆属的山野豌豆、狭叶山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和东方野豌豆4份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6个引物共扩增出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46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88.46%。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种内平均遗传多态度为1.72,遗传多态度总量为4.39;种内变异值在0.15~0.72之间,种内的遗传变异均值为0.42;种间的遗传变异均值为0.58。UPGMA法遗传关系聚类显示,山野豌豆和狭叶山野豌豆亲缘关系最近,与东方野豌豆亲缘关系最远。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较准确分析野豌豆属材料间的亲缘及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叠片过滤器水力和过滤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叠片过滤器过滤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以5种常见叠片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水含沙量(0.02%、0.03%和0.04%)与过滤流量(25、30、35 m3/h)条件下叠片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和过滤性能开展试验研究。根据不同工况下叠片过滤器的堵塞均匀度、周期拦沙量以及拦截泥沙中值粒径,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不同单项性能指标与6项叠片结构参数(叠片厚度、叠片片数、叠片沟槽长度、叠片沟槽数、叠片沟槽外截面三角形顶角、叠片沟槽外截面三角形高)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采用直接加权法建立叠片过滤器性能的综合评价函数。结果表明,叠片结构尺寸参数均对过滤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建立的评价函数对叠片过滤器I~V的评价值依次为7.22、7.08、7.88、8.63以及3.11,该评价函数可以全面、合理地对叠片过滤器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和对比。该评价方法不仅能用于对叠片过滤器性能进行评测,还能为改进叠片结构尺寸、进一步优化过滤器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道路美观效果与道路绿地滞尘能力、气候舒适感以及污染物在人行道内扩散的规律,选择不同道路样地,运用ESD方法进行美景度评价,利用仪器对道路污染物、舒适度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人行道上,美景度低时,PM 2.5含量最低,美景度高时,PM 10含量最低;绿地能降低人行道温度,美景度最高时,降温幅度最大;绿地能降低人行道风速,美景度最低时,降低风速幅度最大。由此可见,道路美景度与道路污染物的扩散及舒适度之间存在关系,这为今后道路绿地的建设在满足人行道环境质量方面提供了设计思路,也为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降雨年型下C_4外来杂草与C_3作物的竞争机制,以C_4外来杂草反枝苋和C_3作物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设置3种降雨年型(高雨量、正常雨量和低雨量),比较单种和混种模式下两种植物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面积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相同降雨年型和栽培模式下,反枝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大豆;反枝苋在三种降雨年型苗期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不受降雨年型影响,但大豆净光合速率受降雨年型的影响显著;在低雨量年型下反枝苋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大豆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最小。两种植物的这些差别很可能是反枝苋成功入侵东北大豆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公路与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扩散的关系,对镜泊湖国家地质公园附近201国道豚草沿公路两侧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豚草的频率和盖度都呈下降趋势,距离公路0~20 m处为豚草的集中分布区;微生境对豚草分布有显著影响,弯道内侧豚草的株高、密度明显高于弯道外侧,但是沿公路直路两侧的豚草则差异不显著;说明公路在豚草的扩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防治豚草时应以公路沿线为主要防治区域,尤其是公路弯道处。  相似文献   
16.
松嫩羊草草甸羊草、碱茅群落土壤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研究了松嫩羊草草甸羊草,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垂直变化规律,并对上述4种土壤酶活性与各理化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群落的4种酶活性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并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的高峰值出现在7、8月,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峰值则出现在9、10月,并且作为优势群落的羊草群落,其各月份的土壤酶活性多数要大于碱茅群落,土壤酶活性一般是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的,只有碱茅群落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呈现“高-低-高”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与其相关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