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6篇
  22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比较胚胎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饲养层对兔胚胎内细胞团(ICM)贴壁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消化掉外层粘蛋白和部分透明带的胚胎96 h贴壁率(85.29%,29/34)较高,内细胞团生长良好;超排组胚胎的贴壁率和内细胞团(ICM)原代克隆率与自然发情组差异不显著(85.71%vs 88.06%,21.43%vs19.40%,P>0.05);与对照组(12.5%,3.13%)相比,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M EF)和兔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REF)上培养获得的呈聚集状生长ICM及ICM原代克隆率较高(P<0.01),M EF组和REF组差异不显著(54.1%,22.95%vs 51.92%,17.31%,P>0.05),但REF饲养层培养效果不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兔早期胚胎消化掉外层粘蛋白和部分透明带有利于胚胎内细胞团贴壁和增殖;超排处理不影响从兔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能有效支持兔胚内细胞团的贴壁和增殖。  相似文献   
32.
介绍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波长540 nm处测定其水样吸收光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在不分离水样溶液的情况下,直接测定水样中铬离子浓度,测定范围可达0~0.333 mg·L-1。  相似文献   
33.
荷兰乳牛,年龄3岁,1959年4月7日产小牛一头,产后不久胎衣即落下,当天发生腔外翻,手术整复后,灌注7%水化氯醛100ml 并进行布带保定,以后不再脱出。4月9日忽发见阴门流褐暗色血液,当时疑为产后流恶露未予治疗,及至4月17日仍未见停止,检查时在子宫颈充满许多暗褐色血液。治疗经过:4月17日治疗如下:①方:氯化钠1%—3000(毫升)加温冲洗子宫。  相似文献   
34.
大多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菌核病、病毒病、赤枯病、黑粉病、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稻螟蛉、稻蝗等. 一、水稻病害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研制了一种即食五香香菇粒产品,确定了最佳工艺和配比:烘烤时间为6h,馅料:糖浆=3:1,冷却时间为12h,烘烤温度58℃。  相似文献   
3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7.
几种梓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梓属(Catalpa),紫葳科(Bignoniaceae),乔木,全世界约13种,分布于美洲及亚洲东部。我国包括引入种共5种及1变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2005),包括楸树(Catalpa bungei)、灰楸(Catalpa fargesii)、滇楸(Catalpa fargesii f.duclouxii)、藏楸(Catalpa tibetica)、黄金树(Catalpa speciosa)、梓树(Catalpa ovata),其中黄金树是引入种,滇楸是灰楸的变型。从形态构造、亲缘关系和开花结果规律分析,可将5个种分为楸树组和梓树组2个组,楸树、灰楸和滇楸属于楸树组,藏楸、梓树和黄金树属于梓  相似文献   
38.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其饲养方法简单,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极好模型。本文以家蚕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家蚕卵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蚕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而死亡率显著升高,当辐射剂量达到300Gy时,蚕卵的孵化率减小到零;在饲育各龄期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其生长发育状况会出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0Co-γ射线辐射对雌蚕的致死作用比雄蚕明显。  相似文献   
39.
天水地区玄参科植物的调查及其应用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天水地区玄参科观赏植物习性及观赏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出适宜在天水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种类,并对其应用形式和配置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当地的绿化和美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为了更好地开展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工作,探究砂生槐种实性状和种子萌发性状的地理变异特征,在西藏砂生槐自然分布区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种群12个,测定了包括种长、种宽和种子发芽率在内的15项种实性状指标,运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了砂生槐种实、萌发性状的变异水平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种群间和种群内种实性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种群间种子长宽积的差异最大,说明各种群的种子大小差异很大,而种群间的种长差异最大。在表型变异程度上,种群内的变异(21.91%)略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8.30%),其中种群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5.51%;这表明砂生槐的表型变异不仅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因素的调控。2)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4个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指数与种宽和种子长宽积呈显著相关,说明种子越饱满,发芽能力越强。3)种长、种子长宽积、荚果宽度、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砂生槐的种实大小和萌发能力从东部低海拔地区到西部高海拔地区呈上升趋势,可对高海拔优良种群加以开发利用,所有性状与纬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4)运用ward’s对砂生槐种群进行聚类分析,12个砂生槐种群大致可以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2个亚群。中、高海拔亚群(3 586~4 207 m)的种子更饱满,千粒重更大,萌发能力更强,而中、低海拔亚群的幼苗长度、胚根长度和侧根数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