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6个长穗颈不育系及3个相应原不育系与3个高秆隐性恢复系及其相应的原恢复系为材料,组配成一套9组共36个组合的F1材料.每组的4个杂交稻F1遗传背景一致,但eui基因型不一致,分别带有eui1、eui2基因,同时带有eui1、eui2基因以及不含eui基因.比较了这4种不同eui基因型的杂交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表明:e 杂交稻同原杂交稻在株叶形态和主要农艺性状上十分相似,但e 杂交稻比原杂交稻在株高、穗长、穗颈长、剑叶长、倒二叶长、倒一节间长6个性状上均有较明显的增加,eui基因对杂交稻其它农艺性状影响较小.e 杂交稻在产量构成和穗部性状上与原杂交稻相当.不同eui基因的效应以eui1基因较大,eui2基因较小;同时含有eui1、eui2基因的组合表现与仅含eui1基因的组合相似.4种不同eui基因型杂交稻的籽粒灌浆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12.
高秆隐性杂交稻(e-杂交稻)的育种技术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用核辐射直接诱变杂交稻B系和R系 ,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eui突变体 ,继而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eA)和高秆隐性恢复系 (eR) ,并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 (e 杂交稻 )。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平均为 0 .10 % ,变幅为 0 .0 2 %~ 0 .4 7% ;依不同B系遗传背景和不同剂量而异。eui基因存在遗传多型性 ,发现了eui2 (t)新基因。eA系穗颈节显著伸长、异交潜力明显提高。e 杂交稻株高增高 3~ 10cm ,早熟 2~ 3d ,粒重增大 ,有增产的潜力。就不用 (少用 )赤霉素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书标  马洪丽  黄荣华  章清杞 《核农学报》2007,21(3):209-211,241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首次育成了1个籼稻直立穗突变体。该突变体穗型直立,与亲本品种9311的弯曲穗型显著不同。与9311相比,该突变体的株高显著下降,穗粒数减少、穗子缩短、剑叶变短、谷粒变宽变短,但千粒重没有发生变化。遗传分析表明,直立穗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组配的杂种与原杂交稻品种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稻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eS(1)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直接诱变获得eui基因突变的技术路线 ,成功地将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改造为长穗颈培矮 64eS( 1 )。培矮 64eS( 1 )从遗传上解除了包穗 ,提高了培矮 64eS( 1 )的异交潜势 ,保持原培矮 64S的优良特性 ,可望达到建立不用或少用赤霉素的两系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利用其组配的杂种具增产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播期与品种对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3种播期水平,4种品种下荞麦生长和产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荞麦生育时期延迟,单株鲜重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单株(根、茎、叶)干物质重量、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亦呈下降趋势.B1与B2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B4与B3相比增产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荞麦高产栽培品种选择及适期播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巨胚稻属于特种功能稻,其胚比普通稻胚大2-3倍,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本文就巨胚稻种质的发现、巨胚基因的遗传研究与巨胚稻的育种应用、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加工开发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巨胚稻及其加工产品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剂量为0.35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保持系闽农B干种子,在其M_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10粒糯质基因突变体,记为闽农糯1B~闽农糯10B。选择最优突变体闽农糯6B作父本,与深97A杂交,再回交2次,育成闽农糯6A。除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外,闽农糯6A与深97A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以及配合力。闽农糯6A于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48)。介绍了闽农糯6A的选育经过、主要生物学特性、异交特性、稻米品质、抗病性及配制杂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用剂量为0.35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保持系粤丰B干种子约0.5 kg,于M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糯质基因突变体,定名为嘉农wx2B。通过与粤丰A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嘉农wx2A。除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外,嘉农wx2A与粤丰A生育期相同,且农艺性状、花器性状、穗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以及配合力均十分相似。嘉农wx2A于2008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由其配制的杂交糯稻嘉糯2优06(嘉农wx2A/嘉糯恢6号)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