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为对象,以参照树与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为空间结构单元,以林木年轮宽度确定直径生长,研究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林分林木间在10~20a竞争最为激烈,是对林分进行森林经营管理、调整林分密度的最佳时期。林木大小比数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林木最初生长状况以及林木的竞争能力;3个大小比数木生长优势比较,优势木生长优势明显,中庸木对劣态木无明显的生长优势;林木优势度越低,其直径生长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越低。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综述了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方法的提出及实践、森林景观空间结构与生态学过程分析、森林景观动态模型的应用。并阐述了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规划研究力度不够、研究成果有限、景观规划软件缺乏。同时,还提出了今后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主要动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该文概括了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的发展历史,阐述了我国森林资源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森林资源经营意识,补偿机制不完善,经营主体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财政资金投入不到位以及科技支持不够。最后为我国森林资源经营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遥感判读法的理论基础、类别、数据来源及测算方法4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各方面的优缺点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遥感判读法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进行林下侵蚀沟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保育,以冀北山地典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侵蚀沟内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沟内平均物种丰富度约为13.03,低于沟外,物种组成主要为耐干旱瘠薄物种,无明显优势种;沟内群落密度为131.3株/m2,明显低于沟外的211.6株/m2;沟内物种均匀度指数高于沟外,但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对比侵蚀沟两侧坡面多样性可知,半阴坡耐阴喜湿植物重要值较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半阳坡,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GIS分析软件,运用相关景观异质性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系统地分析了红塘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以有林地为主体,其面积和斑块数的比例分别为73.48%和40.79%,优势度达到3.0338,为研究区景观基质;综合分析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表明,研究区景观异质性较低,景观各要素斑块交互镶嵌;景观斑块规模最大的为有林地,各景观斑块形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百香果种植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对种植户来说,百香果的采摘仍为人工采摘,效率低下、耗费大量人力。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多自由度百香果采摘装置,解决了采摘难、采摘耗时等问题,填补了市面上百香果采摘装置的空白。利用UG和ADAMS对装置进行模型建立和运动仿真分析,根据设计原理制作出物理样机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采摘相比,装置能有效地提高百香果采摘效率,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临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对本县几例鸭疫巴氏杆菌病进行综合防治,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整理如下:1 发病情况 1999年5月中旬我县井坑村有多户人饲养的连城白鸭共1280羽相继发病,最初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三周病、霍乱、副伤寒、大肠杆菌等病,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治疗均无效,每天的发病率、死亡率约3%~5%不等,有两户分别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三周病疫苗进行注射,注射后第二、三天发病率反而升高至20%。2 临床症状 病鸭的症状基本相同,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9.
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调节水量和固土量分别增加157.57亿和2.38亿t,保肥物质量、固碳量、释氧量及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分别增加1 717.74万、1 573.03万、3 808.19万和127.83万t,提供负离子增加6.70×1025个,吸收污染物(SO2、HF、NOx)增加4.29亿kg,吸滞TSP增加1 473.32亿kg;2)每年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6 366.45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总投资的3.53倍.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显现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期为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马铃薯的块茎的切种工作仍以人工为主,耗时长,成本高,因此研制了一种小型、高效的双工位马铃薯块茎切割装置.利用UG、ANSYS和ADAMS等软件对机器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有限元和仿真运动分析,并制造实物样机,验证装置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所得的马铃薯种子合格率达到98%,且相同时间切种数量远高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