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林业   7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74篇
  138篇
综合类   616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河南省柿Diospyros kaki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为评价土壤环境安全状况以及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安阳、济源和三门峡等3个柿主产区的90个柿园采集了450个土壤样品,测定砷、汞、铅、镉、铬和铜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负荷指数(IPL)、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ER)对柿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  在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砷、汞、铅和铜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6、2.01、1.86和1.64倍。柿园土壤汞表现为中度污染,砷、铅和铜轻度污染,镉和铬无污染。在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砷、汞、铅和铜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砷主要是受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汞、铅和铜则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大。在河南省柿主产区,IPL、IR和IER平均值分别为1.08、136.95和2.33,呈现轻度污染、轻微风险和轻度预警等级。济源产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和预警等级均为最高,IPL、IR和IER分别达1.32、154.10和3.79;13.33%的果园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状态,33.33%的果园处于中等或较强潜在生态风险等级,66.67%和26.67%的果园分别呈现中度和重度预警。在河南省柿主产区,6种重金属中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F)、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和污染生态风险预警等级(IER)均最高,分别为2.01、80.31和1.01。  结论  汞是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和预警级别最高的重金属元素。济源产区柿园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与生态风险预警等级在3个产区中最高,均达到中等水平。图2表8参30  相似文献   
992.
水稻营养器官镉积累特性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水稻营养器官对镉的拦截作用,对3个水稻基因型关键器官的镉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高镉积累型水稻T优705茎基部(蘖节)、穗轴和籽粒的镉含量及穗轴向籽粒转运镉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镉积累型水稻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稻穗在含镉0.9~4.5 μ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中灌浆时,T优705籽粒基部拦截镉的能力最弱,稻米镉含量(y)和穗轴中的镉含量(x)呈显著线性相关(y=ax+b),穗轴中的镉含量每增加1.0 mg,朝阳1号B、湘早籼24和T优705稻米中的镉含量分别增加0.01、0.11 mg和0.14 mg。在0.9~18.0 μmol·L-1的镉溶液中,进入离体叶片的镉离子数量直接决定着叶绿素的衰减速率,镉含量每增加1.0 mg,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的叶绿素含量降低0.02 mg左右,而T优705的叶绿素含量只降低0.01 mg。在相同的镉胁迫环境中,T优705离体叶片的氧化损伤程度较轻,释放的O2-和H2O2数量显著少于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这些结果表明,低镉积累型水稻籽粒基部对镉的拦截能力强,叶片耐镉性差,而高镉积累型水稻籽粒基部对镉的拦截能力弱,叶片耐镉性强;离体稻穗的镉转运特性和离体叶片的耐镉能力可以作为快速筛选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采集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并对其进行分析,分别探索传统手针和电针足三里穴的人脑持续性效应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选择12例(6男,6女,23~27岁)无针刺经历的、右利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成手针组(12例)和电针组(12例).手针刺激(2 Hz)和电针刺激(2 Hz,连续方波,电流强度 0.5~1.4 mA)实验中,针刺刺激分别以2 Hz的频率对足三里进行2 min的双向捻转,采集针刺刺激前后静息态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手针和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引起了不同的持续性效应,包括中脑和基底神经节在内的参与与镇痛有关的神经递质释放的脑区结构,在针刺刺激后阶段呈现出了持续性的活动.两种针刺模态下不同的脑区响应模式表明两者可能在经络传输通道和神经递质系统的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6  
蒋卫杰  白纲义 《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以番茄为试材,介绍了应用消毒有机肥代替营养液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方法与原理。1991~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营养液栽培相比,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可降低肥料成本、增加果实中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番茄的整个生长期间,基质中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与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要求一致,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251:1.141;同时,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995.
作者从整齐度的概念、掌握整齐度的方法、措施等方面介绍了蛋用鹌鹑整齐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文章可使生产者了解、掌握并科学利用整齐度这一科学规律,有利于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盆栽基质培,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硒对生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和茎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盐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植株生物量、根冠比、茎粗。不同盐浓度下加硒,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盐对生菜的胁迫作用,表现为生菜植株生物量和茎粗的增加。生菜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盐、高盐胁迫下加硒处理均增加了植株的根冠比,后期高盐浓度下加硒处理,除了1.5mg/kg硒处理比高盐对照下根冠比增加外,其它加硒处理使根冠比降低。  相似文献   
997.
香椿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香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蔬菜中的地位,分析了香椿芽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青海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基础上 ,对青海水土流失现象、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和防治的有效措施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北方水质与无土栽培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分析我国北方各地的水质,指出了北方地区配制营养液用水中的超标元素及其浓度,并比较了营养液、基质和土壤对PH变化的缓冲能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北方硬水地区配制营养液应采取的措施及适宜的无土栽培系统,供无土栽培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Revegetation has been the primary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caused by severe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were to explore the successional trajectory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storation and discuss their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for th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The presence and coverage of plants in 40 permanent plot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wo periods (2003–2006 and 2013). The naturally and artificially revegetated communities studied in the two surveys were classified using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using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Under natural revegetation, the communities succe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annual plants → perennial plants → short rhizome tufts and subshrubs. Under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succession was interrupted by artificial planting, and a Gramineae herb layer persisted through the years with few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dditionally, species richness,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creased, while ecological dominance decreased during succession in both revegetation types. Succession rate was rapid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n slowed down gradually. Succession followed different trajectories under natural and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and based on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two approaches on soil erosion and soil desiccation, we suggest that natural revegetation is preferable over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