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2篇
  免费   1280篇
  国内免费   2646篇
林业   2247篇
农学   3107篇
基础科学   2025篇
  3448篇
综合类   8460篇
农作物   1452篇
水产渔业   967篇
畜牧兽医   3350篇
园艺   1182篇
植物保护   149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991篇
  2021年   1118篇
  2020年   1043篇
  2019年   1017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032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473篇
  2012年   1847篇
  2011年   1835篇
  2010年   1705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146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0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不同激素处理对锦橙果实留树贮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mg/LGA3+喷布4次20—40mg/L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99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行定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行中心线定位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垂直投影法的作物行定位方法。对作物图像运用过绿特征值分割作物和背景,将得到过绿特征图像划分为若干水平图像条,对图像条过绿特征值进行垂直投影,求取投影曲线上突出峰点的位置;利用稳健回归法对位置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作物的行中心线。采用320×240像素的大豆图像进行作物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93.
使用一种新的屈曲路径跟踪策略,对拱在平面内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得到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材料、截面相同而矢跨比不同的拱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荷载和二次分岔屈曲荷载,以及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极值点屈曲荷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弹塑性拱结构,在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二次分岔屈曲总是最危险的屈曲形式,其发生必定先于极值点屈曲.对于材料、截面相同,矢跨比0.1~0.5的拱,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23的拱极值点屈曲极限承载力最大;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1的拱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极限承载力均大于其他拱.将得到的全跨和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长细比、不同矢跨比拱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归纳总结,得到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可以直接查用,便于工程设计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4.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鳗弧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鳗弧菌E3-11菌株的兔抗血清,并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诊断鳗弧菌的方法。该方法能检出⒈5×105个·ml-1浓度的E3-11菌株,对患病鱼体的组织培养物鳗弧菌进行检测,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柱状纤维粘细菌(C.columnaris),非01霍乱弧菌(Non-01)等几种在养殖中主要致病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同时该反应过程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实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鳗弧菌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995.
我院过去在产学研结合教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产学研结合教育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学院抓住机遇,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产学研结合教育,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真正做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96.
在公路边坡香根草生物治理中应用新型抗旱保水剂和高效缓释肥料的试验证明,该技术措施既能保证香根草生长期间的水分和养分的有效供应,又能提高香根草的种植成活率和坡面覆盖率,达到较好的护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既施用缓释肥料,又采用保水剂处理的香根草移栽成活率达93%,坡面覆盖率达90%,护坡效果极好,150 d后坡面香根草已形成草篱,能有效地拦截坡面水土,生物治理和景观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7.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出海口两年3个群体的52条刀鲚(Goiliaectenes)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在3个群体中,利用RAPD-PCR标记技术,15个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10条带,多态性为0.490~0.65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8.63~22.38,Nei平均遗传距离为0.1195~0.1454;而利用11个ISSR引物所获得的相应结果分别为67、0.576~0.682、11.56~13.66以及0.117~0.147。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技术所获得的上述数据呈正相关(r=0.95,P〈0.05)。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按采集时间划分成的两年之间的遗传变异不超过总变异的1.1%,同一年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也分别只占总变异的6.99%(RAPD)和2.75%(ISSR-PCR),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6%(P〈0.0001),说明两年内所采集的3个群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产生遗传分化。基于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eighborjohing聚类图也清楚地显示出没有按采样的时间产生群体的遗传分化。对各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及Neighbor-joining聚类图分别经Mantel检测及支序分析,发现ISSR-PCR技术所获得的结果与RAPD-PCR技术的结果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ISSR-PCR标记技术具有在待测样品中能检测到高多态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唐亮  徐正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33-1635
通过对由杂交稻0201衍生的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苗期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的调查,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2个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共同控制,且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控制干物重性状2对独立的主基因间表现为隐性上位,控制叶绿素含量性状的2对连锁主基因间是显性上位性作用,重组率为0.488 4.  相似文献   
999.
抗逆生防木霉筛选及其相关因子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素贤  阚国仕  陈红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16-4718,4739
对供试各木霉菌株经303、5、404、55、0℃保温24 h后,于28℃培养6~7 d,进行耐高温菌株筛选。结果表明,耐高温生防木霉菌株T-30经热激后可产生抗逆蛋白,且表达量较大。对高温抗逆蛋白进行DEAE-32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单一蛋白洗脱峰。SDS-PAGE电泳发现该抗逆蛋白含有2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0和42 kD。酶学检测发现,该高温抗逆蛋白有几丁质酶活力,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0℃,Km值为0.91 mg/ml,对Na+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00.
水貂阿留申病毒VP2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ADV国内分离株VP2基因中主要抗原表位区的两个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证实其已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且阅读框是正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MAL-VPa和pMAL-VPb。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TB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两段蛋白均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3、65kD,与理论推测的分子质量一致;并在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下,4h时其表达量达到高峰;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能被兔抗MBP抗体所识别,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