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2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林业   307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331篇
  536篇
综合类   2387篇
农作物   312篇
水产渔业   237篇
畜牧兽医   1009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2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丙酮、乙醇及水作溶剂,研究了黄花蒿全株干粉的3种溶剂提取物及其提取物不同浓度对菜蚜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蚜虫都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浓度升高杀虫时间缩短。LD50结果说明丙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乙醇提取物次之,最次是水提取物。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触杀效果和胃毒效果,表明黄花蒿各提取物均是触杀效果高于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践行绿色植保理念,推动胡杨河市农药减量控害,研究棉铃虫在新型种植模式(稀-早-优)下的诱控技术.以性诱、灯诱、食诱为主体,以化学防治技术为辅助,开展棉铃虫的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理化防控区棉田落卵量较对照区降低,新增蕾铃被害率降低,防治成本较常规化学防治区降低909元/hm2.然而,理化诱控技术单一使用较为容易,如何与化学防治集成需进一步探索.因此,在新型种植模式下,理化诱控集成技术可以更好地防治棉铃虫,保护天敌,调控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3.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 N)抗逆性能、猪肠上皮细胞黏附率及抑菌效果。采用体外法对Ec N进行生长曲线绘制和耐酸、耐胆盐、耐热性能的测定;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考察了Ec N对该细胞的黏附率以及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的黏附抑制率;同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了Ec N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Ec N对高酸、高胆盐和高温环境具有一定耐受能力。2)Ec N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对数期最佳,黏附率达33.96%,显著高于迟缓期、稳定期和衰亡期(P0.05)。3)Ec N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黏附抑制率达87.84%。4)Ec N还能上调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水平。结果提示,益生菌Ec N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能够良好地黏附猪肠上皮细胞,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凉蔗2号亲系广泛应用高贵化杂交育种方法,引入异质血缘多次回交,打破连锁遗传,重组有利基因,促进血缘多样化,实现超亲。进行凉蔗2号亲系遗传高贵化杂交技术研究,有利于为凉蔗2号用作广亲和力亲本,实施远缘杂交制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6.
基于拐点集合判别的TBUD方法主要思路是分析拐点集合间的关系,并在高维空间进行划分,从而搭建判别模型,并将分析框架应用在特质波动率等若干指标上,利用实证数据得到结论。应用TBUD判别框架可以发现,特质波动率等指标无法对拐点集合进行清晰划分,因而并不具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WT SA113感染组(MOI:3:1)、SA113Δlgt感染组(MOI:3:1)。采用ELISA法检测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RANTE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T SA113感染组和SA113Δlgt感染组均可显著上调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WT SA113感染组TLR2、NLRP3基因表达水平(P<0.05),而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WT SA113感染组相比,SA113Δlgt感染组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TLR2(12 h除外)、NLRP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对SA113Δlgt株的吞噬作用显著低于对WT SA113株的吞噬作用(P<0.05)。综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脂蛋白在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主要通过激活TLR2和NLRP3受体,诱导细胞因子TNF-α、IL-1β、RANTES和IL-10的产生和释放。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规律,本文利用Wood模型对我国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33 194条测定日乳脂率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曲线为典型的倒抛物线形,第一胎拟合度最高(0.9820),第三胎最低(0.9789)。二胎牛乳脂率最先达到最低点(第16周),而三胎乳脂率最后达到(第19周)。就最低乳脂率而言,二胎牛最大(3.54%),而三胎牛最小(3.45%)。综合各方面情况得出,Wood模型适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的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39.
选择是生猪育种的核心,而准确地选择和选种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育种体系。国际养猪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对育种体系不断完善,长期进行生长、繁殖和肉品质等各类性状的表型测定,运用多场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方法不断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不断挖掘新的育种性状,并进行测定、评估和选育,实现了种猪群体持续的遗传改良和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的生猪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生猪种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黑暗处理对植物挥发物释放日变化节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1天中6个时间点对正常光照和黑暗处理下的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百里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酚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挥发物的数量与相对含量均最多。正常光照下共检测出80种挥发物,8:00为挥发高峰期,12:00和0:00为挥发低谷期。黑暗处理组中共检测出77种,16:00数量最少,20:00数量最多。黑暗处理影响了各类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趋势,并且减小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波动幅度,其中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挥发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正常光照的41.57%,61.03%,42.87%。本试验为进一步探明植物挥发物释放机理提供了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