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337篇
基础科学   212篇
  404篇
综合类   516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盐碱地后悬挂随动式打孔通气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盐碱土改良措施工程量大,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后悬挂随动式打孔通气机,用于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环境。分析了该机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五杆打孔机构运动学模型,研究了打孔轨迹形成的机理,在确立关键部件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获得了打孔部件和随动装置的结构参数,及不同打孔深度下的最佳机组前进速度。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了打孔通气机打孔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机组前进速度下,打孔过程中的打孔针摆动角度在?2.2°~2.3°之间变化,垂直性较好。基于理论与仿真分析,设计了后悬挂随动式打孔通气机样机,并对样机打孔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机打孔特性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试验结果如下:样机作业速度为3~5 km/h时,成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值在86.4°~88.5°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6%,垂直性较好,同时打孔密度为51~128孔/m2,工作效率为3600~6000 m2/h。该研究可为开展盐碱土机械化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无人机遥感解析田间作物表型信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9,他引:7  
田间作物表型信息是揭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田间试验取样和车载高通量平台测定作物性状参数的方法耗时耗力,且空间覆盖不全,限制了作物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而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近地遥感高通量表型平台凭借机动灵活、成本低、空间覆盖广的优势成为获取田间作物表型信息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平台解析作物表型信息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传感器类型分析了无人机遥感解析作物表型信息的应用及其不足,总结了遥感定量反演作物表型信息的方法体系,展望了无人机载遥感技术在作物表型信息解析方面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成果对推广无人机遥感平台获取田间作物表型信息、提高复杂农田环境作物长势信息的解析和辨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基于微根管技术的玉米根系生长监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研究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该文利用固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设置的大型根剖面系统,采用微根管观测法,对试验地上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动态进行定期直接跟踪监测,并以方形整段标本法作为参照标准,对试验数据采用MATLAB软件辅助图像处理和现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根管法与方形整段标本法对得出的根长密度随深度增加呈递减型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3以上,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由观测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进一步表明微根管法是一种破坏性较小、可准确定位跟踪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动态变化的先进技术,对植物根系生长研究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滴头流道结构对悬浮颗粒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迷宫滴头内部结构复杂尺寸微小,研究流道结构对悬浮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对于流道优化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齿形流道,根据两相流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设计滴头进行了液固两相流数值分析。模拟得到入流浓度及颗粒大小不同时滴头内的速度及颗粒浓度分布,分析了结构参数、颗粒大小及入流浓度对悬浮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道结构参数对颗粒分布均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齿角度-齿间距-流道深度-齿高;入流颗粒大小为流道最小尺寸的1/10~1/6时滴头不易堵塞;齿高与齿间距的比值小于0.5时有利于提高滴头的抗堵塞性。研究为滴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了提高基于仿生嗅觉的鱼粉品质检测装置的鉴别能力,该文利用自主设计的仿生嗅觉鱼粉品质检测装置,提取鱼粉样本的响应特征信息,对其传感器阵列进行多特征数据融合优化。依据各传感器对样本的响应曲线,提取传感器特征值(10×6个)构成原始特征矩阵,后对传感器阵列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紧凑性作为评价特征选择方法合理性的标准,采用了3种单特征排序方法(MIC、χ^2、F-test),3种多特征排序方法(RF、LR、SVM),4种特征递减消除方法(RFRFE、SVMRFE、DTRFE、LRRFE)对不同品质的鱼粉进行分类准确率检验,得到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递减消除算法(RFRFE)的紧凑性最好,此时最佳的分类准确率为98.3%,特征数目为33个。优化后的传感器阵列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感器阵列由原来的10个变为了8个,去掉了传感器TGS2620和传感器TGS2600,特征值也减少了45%。为了避免选择偏差,采用了10折交叉验证方法,再次得到了RFRFE算法具有更佳的紧凑性。该特征选择方法为利用仿生嗅觉技术鉴别其他动物源性原料样本的特征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置区规模,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标准及规模。通过采用K-Means Cluster聚类分析法,研究农户的从业分类,从而研究该比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果表明:(1)农户通过聚类可以分为4类:纯农业型、农业多样化型、务工型和农工兼具型;(2)宅基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活用地及生产用地;(3)根据农户性质及宅基地功能对各农户宅基地标准进行讨论,再根据各类型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对居民点进行分类并确定合适的居住建筑用地比例,最终得出纯农业型、农业多样化型、务工型以及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分别为人均71~82 m2、75~89 m2、63~69 m2、68~75 m2。结合各类型农户的人口状况,最后得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规模为5.5~6.2 hm2。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同类型区域进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BP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采用L-M训练法的BP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的奶牛305d产奶量预测模型,此模型可以提前215d预测初产奶牛305d产奶量,从而实现提早进行选择,加速奶牛育种工作进程。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了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选择12种我国不同产地的大米,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方便米饭感官品质与大米主要化学成分及蒸煮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料大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米饭的蒸煮性质对方便米饭感官品质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感官评定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胶稠度也都与感官评定有不同显著程度的相关性;直链淀粉含量低,胶稠度较低,含水量适中的大米生产的方便米饭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晚稻全生育期Cd的迁移转化规律及预测模型,采用长沙市望城区大田试验土壤-水稻Cd点对点数据,对水稻4个典型生育期(苗期、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及不同部位(根、茎叶及籽粒)Cd的吸收、累积和分配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部位Cd含量和富集能力均为根>茎叶>籽粒,且根部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具体为成熟期>灌浆期>分蘖期>苗期;Cd转运能力为土-根>根-茎叶>茎叶-籽粒>根-籽粒,籽粒Cd大部分来自于茎叶的转移,且分蘖期转运能力显著高于其余生育期;Cd积累量和分配差异为茎叶>根>籽粒,且分蘖期和成熟期远大于苗期和灌浆期;土壤pH和有效态镉(ACd)含量是影响水稻Cd吸收的主控因子,pH为负效应,有效态镉为正效应,分蘖期茎叶Cd含量受其影响最大,是控制Cd进入籽粒的关键时期。可利用分蘖期土壤pH和有效态镉含量预测成熟期籽粒Cd含量,最优预测模型为lgCd成熟期籽粒=0.158-0.099pH分蘖期+0.261lgACd分蘖期。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长株潭地区稻田土壤Cd污染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
犁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铧式犁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此,阐述了1LB-240水平摆式双铧犁的主要结构、工作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和试验结果,并对换向机构及核心部件换向销进行设计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有生产率高、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