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76篇
  免费   2242篇
  国内免费   3934篇
林业   3508篇
农学   3713篇
基础科学   2462篇
  5005篇
综合类   14304篇
农作物   2627篇
水产渔业   1846篇
畜牧兽医   5022篇
园艺   2086篇
植物保护   1879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1407篇
  2021年   1554篇
  2020年   1534篇
  2019年   1527篇
  2018年   1042篇
  2017年   1702篇
  2016年   1377篇
  2015年   1834篇
  2014年   1878篇
  2013年   2262篇
  2012年   3027篇
  2011年   3088篇
  2010年   2787篇
  2009年   2544篇
  2008年   2398篇
  2007年   2217篇
  2006年   1829篇
  2005年   1447篇
  2004年   944篇
  2003年   761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618篇
  1999年   435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48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In March 1999, we found prairie gentian (Eustoma grandiflorum) infected with powdery mildew in a greenhouse in Oita Prefecture, Japan.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ausal fungus belongs to the mitosporic genus Oidium subgenus Pseudoidium [teleomorph: Erysiphe sensu Braun and Takamatsu (2000)]. Precise taxonomic position of the fungus, however, is uncertain due to lack of the perfect stage. We determine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rDNA ITS region of the fungus. Comparison of the sequence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DNA databases of this fungal group revealed that the sequence is identical to those of powdery mildews from garden four-o'clock (Mirabilis jalapa) and broad bean (Vicia faba). Inoculation of an isolate from garden four-o'clock caused mildew on prairie gentian and broad bean, suggesting that the prairie gentian mildew originates from garden four-o'clock or broad bean.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of this fungus to Erysiphe baeumleri on Vicia spp. and E. trifolii on Trifolium pratense. From these results, we propose that prairie gentian mildew diverged from a Fabaceae-parasitic ancestor. Received 14 March 2002/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28 May 2002  相似文献   
82.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区域旅游的基础 ,开发的定位研究有助于为一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本文从区域角度和空间经济一体化思想出发 ,以赤峰市为例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定量与定性研究 ,得到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图式 ,结合区际分析归纳出赤峰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层次。从而为区域旅游开发的定位研究进行了一般理论的探讨及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83.
几种除草剂药液表面张力、叶面接触角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和精喹禾灵药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喷雾助剂A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JFC ,以温室盆栽法测得各处理抑制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添加喷雾助剂可使3种供试除草剂的药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4.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侵染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美专家合作在美国犹他州对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侵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不含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Cheyanne,播种前用溴甲烷对试验小区进行了熏蒸。接种物为含有多种致病型的冬孢子悬浮液,采用土壤表面喷洒冬孢子悬浮液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密度为每cm20、0.88、8.84、88.45、884.49、8844.89、88449个孢子。结果表明,接种密度为每cm20.88个孢子时即可产生0.21%的穗发病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侵染规律符合侵染概率理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单个孢子的侵染概率为0.0002。  相似文献   
85.
转Bt基因棉在安庆市大面积种植后害虫发生特点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调查,转Bt基因棉大面积种植后,棉铃虫、红铃虫发生减轻;棉叶螨发生加重,为害时间延长;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面积扩大,为害程度加重。据此初步提出了当地转Bt基因棉害虫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6.
该文通过分析巴旦杏在甘肃河西地区引种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用容器育苗和大田开沟点播相结合来培育接穗,以山桃为砧木嫁接巴旦杏的引种驯化技术.结果表明,容器培育接穗比直接大田点播出苗率、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0%和15%;巴旦杏与山桃嫁接表现出极好的亲和性,嫁接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87.
新型蔬菜专用肥在叶菜上的使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蔬菜专用肥采用N、P、K和含粘土矿物、Ca、Mg及其他微量元素的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复配而成。大田试验表明,在三种叶菜上的增产效果优于进口复合肥和国内常用的复混肥料,增产率分别达6.52%-13.2%和6.4%-27.5%,收益分别增加13.3%-23.6%和7.2%-32.9%,施用新型蔬菜专用叶面肥具有提高土壤pH值,增加代换性Ca和Mg,提高土壤有效N、P、K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新红星’苹果果实蔗糖合酶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新红星’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 伴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 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逐渐下降, 而合成活性逐渐升高。苹果果实的蔗糖合酶由分子量为90 kD 的亚基组成, 其免疫信号强度随发育进程而增加。蔗糖合酶主要定位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发育中后期该酶的分布密度有一定增加。综合结果认为, 蔗糖合酶调控发育早期蔗糖的降解和发育后期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89.
十五种柑桔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柑桔15个材料(其中包含14个种,1个为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结果看,各材料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距离,供试材料聚为8个类群,分别为柠檬,柠檬群;香橼,小香橼群;柚,红心柚群;宜昌橙,香圆群;香橙,大翼橙群;红桔,温州蜜柑群;枳登,富民枳群;枳群。采用RAPD技术可作为品种鉴别,亲缘关系和分类的手段。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杏花器官组织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人工模拟霜害试验,研究了杏花抗寒性与花器官组织结构的关系,并统计了冻害率。结果表明:4个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优一、白玉扁、一窝蜂、龙王帽;在同一朵花中,抗寒性强弱为花瓣>雄蕊>雌蕊;未接种冰核细菌的花比接菌的抗寒性强。-3℃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子房显微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