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3篇
  免费   1316篇
  国内免费   2000篇
林业   1355篇
农学   1029篇
基础科学   1164篇
  2370篇
综合类   9720篇
农作物   1419篇
水产渔业   1009篇
畜牧兽医   3828篇
园艺   1405篇
植物保护   1040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1000篇
  2021年   1017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906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30篇
  2016年   706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1374篇
  2012年   1753篇
  2011年   1854篇
  2010年   1789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537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119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龟纹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1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1.1837N/1+0.0059N.日最大捕食量为226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5981×P-1 7081.干扰反应模型为E=0.9733×P-2.076.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蚜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上层高和平均高与立地腐殖质层厚度、坡位(由山顶到山脚)呈正相关,与土壤紧实度和石含量呈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林分上层高、平均高与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石含量之间的方程,为西南桦人工林立地选择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AB)自1993创刊以来至2007年共出版了15卷51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性论文.2004年又出版了英文版发表的论文共有154篇被引用,比2003年统计的被引论文50篇增加了2倍.在SCI数据库中检索<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引数据所使用的检索词为:JAGR BIOTECHNOLOGY. J AGR BIOTECHNOL, J AGR BIOTECH及CHINESE J AGR BIOTEC.  相似文献   
994.
Windows2003作为校园网中最普遍运用的Web服务器平台,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提高基于Windows2003的校园网Web服务器的安全性,从操作系统本身入手,通过重新规划系统帐户管理策略、磁盘安全管理策略等更改了系统的部分默认设置。通过重新规划系统的部分默认设置,提高了基于Windows2003的校园网Web服务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选用蓖麻YC2×YF1高、矮秆组合的2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对株高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蓖麻株高受1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2组群体在B1、B2和F2三个分离世代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7.05%/49.57%、30.51%/34.48%和43.98%/43.64%;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均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且主基因的互作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3个分离世代中,2组群体主穗位高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91%/92.72%、86.89%/92.13%和60.18%/66.87%,主茎节数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83%/91.50%、35.22%/63.37%和85.76%/94.58%。主茎节长由多基因控制,遗传率分别为47.64%/47.64%、38.87%/38.87%和25.25%/52.71%。以上遗传模式决定了蓖麻杂种后代株高、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的正向超亲遗传,而主茎节数则倾向于低值亲本。因此,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可以作为株高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96.
对玉米秸秆高温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降低还原糖损失率和提高灰分去除率为目的,探讨了高温预处理时料液比、蒸煮温度、蒸煮时间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通过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方法得到最优预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7,蒸煮温度118℃,蒸煮时间0.5 h。在此最优条件下,预处理后的秸秆还原糖损失率为1.86%,灰分去除率为35.2%。  相似文献   
997.
以生产收集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24个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4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通过ISSR分子标记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0 kb,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黑木耳的菌株选择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以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果实品质,开展了不同浓度GA3对阳光玫瑰冬季果花序拉长的试验。结果表明:GA30.5,1.0,1.5和2.0mg/L处理均能显著拉长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花序,且花序长度的增长幅度随着GA3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从用药成本、食品安全、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阳光玫瑰冬果花序拉长处理所用GA3的适宜浓度以0.5~1.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扦插温度、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罗汉果组培苗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因子和长势因子分别为第1、2主成分,2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在77%以上;扦插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扦插苗的影响较大,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影响次之。扦插效果最佳组合为吲哚丁酸200 mg/L+25℃+细河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