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胡萝卜素羟化酶(beta-carotene hydroxylase,BCH)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限速酶,为获得烟草β-胡萝卜素羟化酶2(NtBCH2)基因序列,采用同源克隆法从烟草中分离NtBCH2的基因组DNA序列,基因登录号为JX101477。结果表明:1)同源克隆法从烟草中克隆出NtBCH2基因,NtBCH2基因组DNA全长2131bp,cDNA为1 083bp,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2)NtBCH2蛋白有30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79kD,具有7个糖基化位点,11个磷酸化位点,4个跨膜域。3)系统发育树与BLAST分析表明,NtBCH2是番茄的SlBCH和辣椒CaBCH2的同源基因;GENEVESTIGATOR数据库芯片结果表明,NtBCH2在幼嫩的茎和子叶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耕作深度结合翻压绿肥对土壤质量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旋耕深度(浅耕与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后的0~30 cm耕层植烟土壤及烤烟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为对照,分析了土壤机械团聚体状况及烤烟产质量。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机械团聚体含量差异明显,粒级1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平均含量为34.29%;5~3 mm次之,平均含量为15.03%;0.2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1.40%;与对照土壤相比,在不同耕层范围,各翻压绿肥土壤10~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分别平均减少了11.30%、12.87%和4.59%,下降幅度最小的为20~30 cm的耕层土壤,但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却提高了2.93%;(2)0.25 mm的DSAC_(0.25)、MWD和GMD均有所提升,K_(CTP)和D有所降低,其中K_(CTP)以光叶紫花苕翻压后的10~20 cm耕层的递减幅度最明显,从对照的4.96递减至翻压绿肥后的3.85;(3)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能够明显提升烟株抗病性及烤烟产值产量,显著提升了初烤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及上部烟叶叶面密度;降低烟叶含梗率、烟碱含量、总氮水平和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及燃烧性。综上所述,在烟区选取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耕作及栽培模式,改善和提高了不同耕层土壤孔性、抗风蚀的环境质量、机械稳定性和烤烟产质量,总体以深耕模式优于浅耕模式,光叶紫花苕深耕翻压模式表现最佳,可作为一种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测试法研究8个烟草品种(系)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烟草品种的幼苗鲜质量、干质量、最大叶片长和根长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黔西1号在稀释1倍的水平下,以上生长指标抑制率分别为63.3%、34.3%、42.4%和30.8%,居各品种之首;但新品系1号表现为以上生长参数均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稀释1倍水平下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3.0%、51.8%、13.0%和16.7%;此外,新品系7号、1号和品种云烟85和春雷3号的发芽率受根系分泌物的促进,而其他品种则受抑制;生物测试结果显示,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自毒作用以新品系1号最弱,黔西1号最强。可见,自毒作用在烟草品种间差异明显,栽培上应选择适宜的烟草品种以减少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模式对兴义市特色烟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置了3种烤烟栽培模式,研究其对兴义市特色优质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当地栽培措施栽培其产值和产量能达到较高水平,但烟株株型特征及部位结构不够合理,生育期较长,烟叶落黄不够好,加大了烘烤难度;而采用扩行缩株、高密度低施肥水平等技术措施栽培的烟叶株型及等级结构合理,烟叶落黄良好,烤后烟叶上中等比例高,产值、产量也能达到一定水平,且烤后烟叶物理外观性状良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缩行扩株技术栽培效果则不佳.  相似文献   
5.
为优质烟叶的烘烤提供理论依据,以K326、毕纳1号、遵烟6号、贵烟1号、贵烟4号、贵烟13号、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贵州密集烤房散叶插扦和普通烤房挂竿装烟方式叶片长宽和收缩率的差异性及形态指标间的关联性,并分析烟叶收缩率的主效应。结果表明:2种装烟方式烤后烟叶长宽比均大于烤前烟叶,烤烟烤前和烤后烟叶长宽比为贵烟1号、红花大金元K326、毕纳1号贵烟13号遵烟6号、贵烟4号;散叶插扦密集烤房烤后烟叶纵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叶面积收缩率平均值均大于普通烤房。普通烤房K326、毕纳1号、遵烟6号和贵烟1号烟叶纵向收缩率值显著大于红花大金元,横向收缩率、叶面积收缩率红花大金元较高;散叶插扦密集烤房烤后烟叶纵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和叶面积收缩率以毕纳1号和贵烟1号较大,贵烟4号和遵烟6号较小。经主效应分析,纵向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烤房类型,横向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品种(系),叶面积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烤房类型与品种(系)的互作效应。关联分析表明,烤前和烤后叶片长宽比相关系数为0.969,横向收缩率和叶面积收缩率相关系数为0.915,烤后烟叶长宽比与横向收缩率及纵向收缩率与叶面积收缩率均显著相关;与纵向收缩率相比,横向收缩率与叶面积收缩率的关联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气候与土壤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和香型风格的影响,采用不同烟区植烟土壤互换方法,在统一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下,研究了相同土壤不同气候和相同气候不同土壤条件下烟叶的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烷烃类、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烟叶香气前体物含量以及香型风格之间的差异与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下,腺毛密度主要由品种的遗传基因决定,生态条件的影响较小;烟草腺毛分泌物、烷烃类、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种烟叶香气前体物含量受气候的影响大于土壤,气候约占2/3,土壤约占1/3;烤烟香型风格主要取决于产地的气候条件,而土壤条件影响不明显。气候因素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和香型风格的影响大于土壤因素,在气候因素中成熟期光照强度对烤烟香型风格和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品种毕纳1号为实验材料,比较其在常规肥和有机肥的施肥方式下不同生长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前期(叶龄15~30 d),有机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光能利用率较高、光合能力比常规施肥方式下的强,而在叶龄45 d以后,常规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的光合能力比施用有机肥的强,叶片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差异不明显;两种施肥方式下,叶片qN的差异说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光保护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 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特色优质烟叶的开发对于提升中式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原料的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中式卷烟原料生产体系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天柱县的"清香型"特色烟叶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天柱县的光、温、水、土资源和烟—稻两熟种植制度、特色品种推广应用、特色"早"栽技术开发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在特色烟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特色烟叶的开发应立足烟叶品质、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同时做好关键栽培技术开发和品牌创立。  相似文献   
10.
杨梅林  李继新  潘文杰  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72-3673,3676
从黔中"山地醇甜香"烟叶的质量与风格内涵、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黔中特色烟叶的生产现状,今后应从烟叶特色解读、特色品种选育、烟叶品质安全以及构建完善特色烟叶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加强特色烟叶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