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7篇
  19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种草养羊初步被农户所认识,如何提高复种指数,科学间作,以获较高牧草产量、质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淮北地区已种植和间作的尝试,结合种植要求,提出牧草间作模式,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随着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种植结构的调整,密植栽培技术的使用,稻瘟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本文对黑龙江省稻瘟病的发生危害现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稻瘟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麦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与播量,以2个大麦新品系2B11-5172和2B12-549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播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与播量的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显著。本研究中,早播以10月25日播种、播量为16万粒/667 m~2的组合较合适,晚播以11月4日播种、播量为24万粒/667 m~2的组合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能够有效降低大麦株高的措施,降低因倒伏带来的产量损失,以不做控高措施的处理为对照,设置6个不同的控高方案。结果表明:只在生理拔节期喷施60 g/667 m~2的多效唑和倒0.5叶喷施100 m L/667 m~2的玉米健壮素的处理,控高效果不显著;在见芒10%喷施玉米健壮素100 m L/667 m~2的控高效果最好。结合产量来看,本试验在倒0.5叶喷施玉米健壮素70 m L/667m~2+见芒10%喷施玉米健壮素70 m L/667 m~2的综合效益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用2种欧美宝金银素(粉剂、液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合盐城地区施用的、效果好的叶面肥。方法:分别在水稻的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欧美宝金银素,粉剂每hm2用1.2kg、兑水450kg;液剂每hm2用1.5L、兑水450kg,后期对穗粒结构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喷施欧美宝金银素液剂对株高和穗长均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实际产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欧美宝金银素粉剂的增产效果不显著。结论:喷施欧美宝金银素液剂能够增加产量,该试验结果可以为欧美宝金银素液剂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策略。基于“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作用,分析目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相应地教学策略,并对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学生的维修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和适应“互联网+”时代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奶牛垫料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并深入了解垫料中优势生长菌的类型、耐药性及致病性等情况,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的白色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黏稠、较大的白色菌落。革兰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球型,呈葡萄串状排列,或单个散落。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木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硝酸盐还原等呈阳性反应,而蜜二糖、木糖醇、山梨醇、尿素、V-P反应等呈阴性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298 bp,与松鼠葡萄球菌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5%~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松鼠葡萄球菌处于同一分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以0.2 mL/只(7.9×108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鼠,在48 h内死亡率为60%(3/5)。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7种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本研究为奶牛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 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 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 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 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 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 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 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 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 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周群  徐夙侠  王振 《农学学报》2020,10(5):48-57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000倍下的外壁网脊等图片,确定三角梅不同品种花粉的整体外观形态。测定花粉的大小、萌发沟数量,对比不同品种和不同花粉部位的芽突数量。三角梅花粉呈现单侧凹陷、单侧突出的凸饼状结构,三角梅不同品种的花粉粒直径在21.64~31.14 μm之间。少数品种的萌发沟有3个,萌发沟少于3个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中。花粉表面网脊状褶皱,褶皱上芽突数量不等,不同品种有所差别。芽突数量与植株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花粉育性高的品种花粉表面芽突数量多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花粉粒表面芽突数量减少,降低三角梅花粉的附着能力,这有可能是导致该品种花粉育性极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